“嘉兴公交真是不错,有特色,体验感蛮好。”近日,家住南湖区凤桥镇的李先生坐上101路公交车,一路上,他拿出手机拍照打卡。原来,李先生夫妇在凤桥镇经营一家烧烤店,当天他们是坐公交车去办理今年的健康证。“我们平时出门基本都选择坐公交车,既快捷又方便!”李先生的妻子赞叹道。
记者从嘉兴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2003年以来,嘉兴聚焦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发展,着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通过分阶段大力实施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主题的系列改革举措,纵深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服务模式,在缩小城市、城乡公交服务水平差距,提升百姓公交出行体验上持续发力,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嘉兴全市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61条,投入车辆1638辆,运行线路总里程7839.1公里,2022年客运量为3046.95万人次。其中,市本级累计开通线路91条,投入车辆442辆,运行线路总里程1603公里,2022年客运量为870.52万人次。
推动公交一体化
持之以恒形成“嘉兴经验”
这是嘉兴公共客运留给乘客的美好印象:嘉兴全域公共客运全部公交化运营,全市31条城际公交由原先3至15元阶梯票价统一改为“两元一票制”,公交执行刷卡优惠和特殊人群优惠政策……嘉兴持续推动城乡、市域公交一体化,释放最大惠民红利。
时间的指针拨回2003年:嘉兴在全国首批启动城乡公交改革,同时实施“康庄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目标。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嘉兴调研城乡一体化工作,以一名普通乘客身份乘坐了嘉兴火车站至南湖区凤桥镇的101路城乡公交车,同时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声声嘱托,指明方向。嘉兴在全省率先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坚持以均等化服务为核心,保障城乡公交和谐发展。
经过持续努力,2005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路通村率100%和硬化率100%的“双百”目标,大大方便了老百姓进城返乡,实现了从农村客运向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转变。2008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村村通”,群众出行便捷程度明显提升。2009年,嘉兴实施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交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型。2012年,嘉兴实现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票价一体化,城乡公交票价由原来3至5元降至2元,全市公交“一卡通”还与杭州互通,走在省内前列。2012年起,嘉兴还开展了镇村公交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和试点,2018年成功创建镇村公交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实现2014年至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连续八年达到5A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4月,嘉兴启动实施市域公交一体化改革,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市域公交一体化的地级市,形成了全国首创的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嘉兴经验”。
党建统领促发展
久久为功打响“嘉兴品牌”
成绩来之不易,成效巩固亦是重中之重。嘉兴以红船起航地的政治担当,秉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开展“强根固魂·赋能强企”行动,巩固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成果。
据介绍,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到嘉兴的足迹,嘉兴建立了101路党支部,首次将支部建在公交线路上。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运游融合,推动双融共促,创新打造101路红色旅游公交线路、“亚运·嘉游”共富风貌游线,复原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时乘坐的101路公交车和下车点三星村公交站牌,累计投放运营班次37503个,运送旅客超75万人次;开通我市首条双休乡村旅游定制线路,开往市域各景区乡村,组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活动17次、受众350余人。还升级改建101路始发站大新路公交枢纽站,致力打造中国公交行业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乘坐101路公交来到凤桥镇三星村,你会发现,近年来,三星村紧紧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的坚实基础,瞄准城市发展品质,厚植乡村振兴底蕴,依托于蒸蒸日上的红色物流打造水蜜桃产业,发展的路子更实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我们全方位深化‘幸福101’品牌创建,还通过搭建助农窗口、建设共富南湖红廉线、成立‘幸福101宣讲团’等特色举措,努力把101路公交线路全面打造成为嘉兴共同富裕典范展示线路,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嘉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提供
编辑:谭娇
责编:姜鹏飞





推荐专题

治堵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