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我市6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祝春钢
2023-07-27 11:582.7万阅读

    记者从我市相关学校和单位获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我市共有6项教学成果获奖,涵盖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三大类型,获奖总数和等级均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作为我国教育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类,每四年评审一次,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共同组成我国的四大国家级奖励,意在激励和表彰教育界的科研学术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评比,我市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其中,基础教育类方面,嘉兴市第一中学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历案设计与教学的探索》获得一等奖。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学导型教学:推进课堂转型的区域实践》、嘉兴南湖实验学校(原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的《小学分项学业评价的十年探索》获得二等奖。

    高等教育类方面,嘉兴学院的《传承·践行·创新: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职业教育类方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领衔的《四融四新: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皮革产业复合型人才“链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斩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市相关高校、中小学和科研单位在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所取得的成绩,彰显了嘉兴近年来立足实际,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努力和成效,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嘉兴市第一中学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历案设计与教学的探索》,该成果抓住新课程推进的关键环节,以变革教案为切入点,聚焦单元整体教学,历经10年研究,创建了一套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成功做法。内容包括:(1)凝练素养导向、课程视角、学为中心、单元整体的理念主张;(2)创建一种新的助学方案——“单元学历案”,包括单元名称与课时、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以及学后反思六大要素,体现“教-学-评”一致;(3)构建“规划-设计-实施-评估”的“单元学历案”教学实践模式,为大面积、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提供示范;(4)开发出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五种课型,实现课堂转型。

    该成果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影响到19个省市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1000多所学校,成都、广州、杭州各有1个区的中小学推广使用学历案教学;CCTV、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多次作专题报道;2022年在“省教研课题成果推广会”上作推广交流;出版两本专著;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中“双新”培训大会上多次作典型经验介绍。

    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学导型教学:推进课堂转型的区域实践》,是南湖区教学改革主导性项目,历时12年,构建形成了“以学为主,为学而导”学导型教学新体系,建构了学导融合的“学习场域”、“教学方略”与“教改路径”,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而有深度地发生,以“丰富灵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积淀了可操作、可推广的区域教改经验,形成了“推进区域教改”的实践样本。

    该成果的主要亮点:1.理论创新。构建了“三维学导”实践体系,形成了“双轨道行动”区域推进机制,为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的课堂转型提供了技术方案和实践样本。2.体系创新。以促进“学习深度发生”为显性特征,从学导要素、学导组织、学导支撑三个维度,系统构建了 “三维学导”教学实践体系。3.策略创新。提出了“学力素养”是“课堂转型”关键支撑的观点,并构建了“内外驱联动”激发动力、“多层次系列”学法指导、“示范与导引”促自我管理等策略。4.机制创新。探索了“双轨道行动”、“迭代式渐进”等区域推进教改新机制。

    该成果得到了《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等多家央媒报道,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以“区域如何引领课堂变革”为主题,以20多页的篇幅专题推介南湖区推进区域课堂转型的教改经验。《中国教育报》以《嘉兴南湖:“为学而导”的课堂新生态》为题,从找问题、找路径、找策略三个维度采访报道南湖区“学导型教学”区域教学改革的“南湖经验”。

    嘉兴南湖实验学校的《小学分项学业评价的十年探索》,是该校历经十年,探索评价育人的教改成果。研究围绕课程标准确立评价分项,经历“游园活动”“魔方能力”“图谱素养”三个分项阶段,细化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了全面反映学生学科学习过程,凸显个体学习特征和学习改进的小学生分项学业评价体系和评价路径,形成“统筹评价协调发展”的评价运行机制,研发了“小学生分项学业评价网络平台”,落地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自主者、反思者,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育人。

    该成果在国内率先倡导分项学业评价理念,形成小学全学科分项评价的指标、方法和测评工具,生成测评样例50余个,评价运行制度10余个。向省内外公开讲座、推广报告43场,受益教师2.5万人,为推动区域评价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校本样例,相关成果在《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专项成果七十余个,《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南湖晚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为省教育厅研制《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参考。

    嘉兴学院的《传承·践行·创新: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成果紧扣“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目标,以“传承、践行、创新”为主线,以“学科支撑、课堂主导、实践渗透、文化浸润、全员协同”为路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夯实红船精神育人的学理基础和史学支撑,促进红色资源的传承转化,增强红船精神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嘉兴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出台并实施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大视野、大实践、大体系等维度突破时空界限,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整合育人领域相互依存和作用的要素,构建了以“特色化学科育人、系统化课程育人、立体化实践育人、精品化文化育人、一体化管理育人”为内核的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实现了育人体系创新。

    在红船精神“五化”育人实践中,嘉兴学院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信念坚定、勇于创新、矢志奋斗、乐于奉献的青年学子,一大批先进典型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红船精神育人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成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初心》话剧等获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国教育报》等广泛报道。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领衔的《四融四新: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该成果针对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不够精准、课程体系滞后于三产融合态势、教学组织与农业生产过程对接不紧密、育人机制不健全”等教学堵点,自2009年《嘉兴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思考》研究开始,经过近10年的实践检验,逐步形成了乡村振兴新农人“四融四新”培养模式。

    成果实施以来,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成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输送乡村振兴新农人6600余名,开展省内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15万余人日。涉农专业学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164项(其中国家级27项),2014届施愉梦来等同学获全国职业学校“挑战杯”特等奖。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8.2%,涌现出一批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新农人培养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广泛推广,被全国涉农院校借鉴应用。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皮革产业复合型人才“链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该校开始探索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率先提出“链上教育”理念并全面实践,同时依托四个省课题和一个教育部项目完善提升:创建了覆盖县域皮革设计、制作、销售、物流全产业链的专业群;构建了培养皮革产业复合型人才的“通识 主岗 辅岗”综合课程体系;实施了大类招生→专业群体验→链上专业选择→主岗学习→辅岗选修→综合实践→岗位实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成果为推动皮革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学校也发展为“标志浙江 示范全国”的中职名校。

    链式培养为皮革产业输送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毕业生,服务海宁多家企业转型升级。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42个场合介绍,得到职业教育知名专家和教育部领导高度赞扬,被全国65所学校运用。

编辑:俞佩忠

责编:张芬娟

    

    

评论·5
读友_4U8M98
来自江苏南京2023年7月27日
厉害👍
137***580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7月27日
关注了。
135***316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7月27日
祝贺!
137***365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7月27日
嘉兴教育赞👍🏻
读友_BHHF9Q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7月27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15
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