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嘉兴湖州两地撤地建市40周年。历史如潮,推动发展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嘉兴、湖州两地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大型新闻行动《跨山问海——中国式现代化浙北实践》。两地记者将围绕“融、绿、智、洋、创、承、闯、享”等八个关键词深入采访,讲述浙北双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故事;大学生蹲点调查推出《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00后城乡调查》。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专业 大二学生 包弋青
在驾车前往安吉县誉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名的黄杜村的路上,我们一头扎进绿色的海洋里,漫山遍野的茶树在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涟漪,青山绿水间透露着生机勃勃的气息,黄杜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茶山竹海、人民富裕的画卷。
我们来到了黄杜村的宣传室,对党总支部盛阿伟书记进行了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带领全体农民走向共富之路的力量。从产业兴村到茶旅融合,从贫困村到如今拥有1.2万亩茶,151.5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黄杜村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黄杜村白茶园考察,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15年后,一片叶子又将富裕更多百姓。当黄杜村文化礼堂里蓝色的智慧大屏亮起时,黄杜村的整体农业经济情况映入眼帘,农业监测、全国可追溯商品总值、商品销售排行等多项数据集于一体,直观地展现了整个黄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接着,我们乘车来到了黄杜村雅思白茶茶庄,主要负责人薛勇老师热情地接待我们,他十分健谈,与我们相聊甚欢,从最开始的穷苦打拼到现如今拥有舒适富裕、儿孙绕膝的家庭。安吉白茶是他一辈子依靠的产业,除了自己多年的奋斗之外,是党和政府给了他们机会。
来到茶山上,风拂过阵阵绿浪,茶叶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生产安吉白茶的车间,精密的仪器体现出了他们的专业性,就算是在农村,产茶的仪器仍是非常先进的。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对于薛勇老师远见卓识的商业头脑感到极为震撼,他的思想并不是固守成规的,而是具有前瞻性的,我再一次感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迅速,多少曾经认为不可能的想象在党的带领下都变成了现实。
此次茶乡之行主要围绕“享”字展开,安吉白茶已经突破小圈,走向全国,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安吉黄杜村不仅是共同富裕的示范村,更是党这几年来优秀政策落地实施的直接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将越来越好,让我们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中国人民终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大二学生黄佳欢
今年正值“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嘉湖两地撤地设市40周年,借此机会,我有幸跟着嘉兴新闻传媒中心的几位记者,通过《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00后城乡调查》暑期实践活动,参与到本次采制中。我们来到桐乡市洲泉镇众安村进行采访调查,实地感受了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村镇居民生活的享与乐。
众安村的居民淳朴热情,其中的淳安桥更是历史悠久,这座桥位于杭州、嘉兴、湖州三地交界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一桥跨三府”的美名。如今,随着高等级公路、水路的纵横交织,不仅让两地可以共享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也为人才的互相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湖州天能控股集团,我们见到了副总裁朱建彬,他就是桐乡洲泉人。在他眼里,嘉兴和湖州一直就是一家人。
2021年,嘉湖两地还开展了“一体化”通办战略合作,累计办理业务千余件。不仅如此,杭嘉湖也共同签订了“金三角”党建联盟协议,发布联盟“三府十项行动”,以区域化党建联盟助推抱团发展。
这次的采访,让我了解到嘉兴与湖州水路互联互通,人员互来互往,发展互学互鉴。两座城的友谊自古而来,嘉湖一体化也为两地搭建了一座共建共享的桥梁,让双方亲上加亲。嘉兴与湖州看似两地,却从未分开。
编辑:袁晨曦
责编:张珺旖
审核:施熠锋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