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助力共富、艺术传递文明!浙江外国语学院这个作品展在洲泉开幕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志鹏 通讯员 沈愈
2023-08-27 14:553.8万阅读

  “拼布与堆绣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实践,既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记忆,也充分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今天上午,“非遗助力共富、艺术传承文明”浙江外国语学院“拼布与堆绣艺术”衍生工作坊作品展在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马鸣驿精彩开幕,追寻大运河文化根脉,感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据了解,此次“拼布与堆绣艺术”衍生工作坊作品展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民艺社及其衍生工作坊团队成员共同策划,作品分成“水映洲泉”“浙外风采”“民艺创生”等三个板块,共计159幅“拼布与堆绣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均为KT板上以“拼布与堆绣艺术”这一创新形式完成,也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近五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实践的成果。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表示,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我们找准文化、共富、乡村等结合点,以“非遗助力共富、艺术传递文明”为主题,在“美丽乡村的新样本”洲泉镇举办此次展览,既是对中华传统手工艺的致敬,也对非遗文化的珍视和创造性传承,更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实践的成果展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做强校地合作的平台,共同做深携手发展的大文章,书写风雅桐乡建设的新篇章。

  桐乡市副市长吴君表示,浙江外国语学院师生用“拼布与堆绣”的创新技艺开启了对桐乡本土运河文化根脉的追寻,将积厚流光的运河水乡文化、蚕丝文化用“拼布与堆绣艺术”的非遗艺术形式充分展现。桐乡也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还要依托“非遗助力共富”等活动形式,增强校园和地方文化交流,推动非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动中,优坦家居被授牌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实践基地,洲泉镇中心小学被授牌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艺术实践基地,马鸣村被授牌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美术“学研产”研究实践基地,马鸣驿被授牌为“拼布与堆绣艺术”工作坊,洲泉镇湘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签订了“非遗促共富”文创合作意向书。此外,浙江外国语学院民艺社“非遗促共富”洲泉项目正式启动,浙江外国语学院民艺社社长、“非遗促共富”洲泉项目负责人向洲泉镇捐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堆绣和拼布作品。


编辑:周志鹏

责编:鲍嘉

审核:吴靖

我说两句…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