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一周探四五家店,餐饮、服装、美妆都有。”嘉兴探店博主“月亮”在全网有着50多万粉丝,最近这大半年,她不是在探店,就是在去探店的路上。用她的话说,“感觉今年新店开业特别多,更有许多超一线大品牌是头回进驻嘉兴,粉丝非常感兴趣,催更的声音就没停下过。”
的确,今年嘉兴“首店经济”赛道火热。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初以来,嘉兴市重点商圈已引育各类品牌“首店”超30家。
作为服务业领域的新晋热词,“首店”即在行业里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个地区首次开设的门店,被视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创新手段,是新晋的“流量密码”,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
在当前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的背景下,“首店”缘何持续青睐嘉兴?嘉兴又有哪些举措推动“首店”从“爆火”走向“长青”?
现象:嘉兴今年新增“首店”超30家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嘉兴各大商圈热闹非凡。在南京读大学的陈晓特地赶回嘉兴,和朋友相约嘉兴八佰伴逛吃逛喝,享受惬意假期。令她没想到的是,许多以前在一线城市才有的品牌如今在嘉兴也能看到了。
“才一个月没回来,商场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特别是看到了达美乐,非常惊喜,火速就拉着朋友去排队了。”陈晓说。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统计,达美乐10月1日单天销量突破15万元,仅中秋、国庆假期,就实现销售额100万元以上。
在嘉兴八佰伴,与达美乐同期开业的品牌“首店”还有好利来,首开3天销量就突破了50万元。
走进好利来嘉兴“首店”,粉嫩少女心的装修风格十分吸睛,各类水果造型的小蛋糕、一应俱全的网红爆款点心摆满了货架。“几天前在‘小红书’上刷到好利来在八佰伴开店了,今天是特地来打卡的。”“这个牌子很久以前就听说了,一直没吃过,打算买点回家给孩子们尝尝。”记者发现,既有专门前来拍照打卡的市民,也有被品牌热度吸引前来尝鲜的顾客。
据悉,“首店”开业的流量效应和促销福利,在这个秋天给嘉兴消费市场带来了超高的热度。中秋、国庆假期,嘉兴八佰伴日均客流、营业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超50%。
品牌“首店”抢滩登陆,在嘉兴不是个例。
10月3日,澳洲CW跨境新零售长三角旗舰店在嘉善西塘开业,又一国际品牌“首店”落户嘉兴。此外,龙鼎万达广场国免GDFS浙江首家旗舰店,南湖天地Manner coffee、M stand、哈尼哈尼石锅鱼,辰溪里贰麻酒馆、喜粤8号月半鸭等嘉兴“首店”已落户。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嘉兴市重点商圈共引育各类品牌“首店”超30家,为嘉兴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让嘉兴市民有了更多消费好去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湖天地变得绚丽多姿。独具云南特色的外摆、当日现烤的玫瑰花饼、络绎不绝的等位顾客……在一众品牌“首店”中,哈尼哈尼石锅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生意特别好!节假日单日销量能达到6万元,工作日也能达到2.5万元。”店长洪莹笑着说。
和女朋友在南湖天地就餐的市民张煜杰感慨道:“好久没在嘉兴看到这么火爆的场景了,新店品牌入驻点燃的消费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城市活力,希望以后这样的店越来越多。”
调查:这里何以成“首店”青睐之地
当下,“首店经济”已成为激活消费力的“利器”,在一家家品牌“首店”纷至沓来的背后,嘉兴究竟有何“流量密码”?
诞生于瑞士的莱珀妮是高端护肤美妆品类中的顶级代表品牌,最近入驻嘉兴八佰伴成为中国地区第94家门店。
品牌进驻前有何考量?“嘉兴在整个浙江地区的消费能力,以及中山路八佰伴商圈的成熟度、客流量等表现都很优秀,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其他品牌的销售业绩,充分调研后觉得与我们品牌的适配度非常高。”莱珀妮(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黄桂敏坦言。
畔尼意面也是近期进驻嘉兴八佰伴的品牌“首店”,哪怕是工作日的中午,店里一样门庭若市。“我们主打西式简餐,原本在一线城市比较受年轻人喜爱,随着嘉兴近几年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这让我们看到了符合品牌定位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所以决定进驻嘉兴。”畔尼意面嘉兴“首店”店长尹义鹏说,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嘉兴完全能承接起这样的餐饮形式,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品牌和城市往往是双向奔赴的。品牌选择城市,看中的是城市的商业活力、消费潜力;而城市引入“首店”,也需要考察品牌的定位是否与当地的消费结构和文化内涵相匹配。
今年5月13日,以南湖新区CBD城市白领充电中心为定位的嘉兴辰溪里商业中心盛大开街,其中备受市民期待和关注的便是新入驻的品牌“首店”贰麻酒馆。
作为来自成都的特色酒吧品牌,贰麻酒馆是时下年轻人线下社交的潮流聚集打卡地之一,将年轻人喜爱的民谣、流行音乐等引入场内,以酒佐歌的livehouse,成为撬动嘉兴夜生活的一个支点。“在招商过程中,主要是考虑到嘉兴市场同类型酒馆的稀缺性,再加上这几年‘夜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嘉兴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而酒馆也能和商圈内其他品牌相互引流、共同发展。”辰溪里商管副总吴海华说。
为了能解锁“首店”这个“流量密码”,各地纷纷加大招引力度,嘉兴也不例外。
今年初以来,嘉兴积极扩内需促消费,全力优化消费供给。就拿南湖区来说,大力支持“首店”引进并设立独立法人单位或联营统一营收,对今年1月1日(含)以后引进在南湖区纳统的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设立的品牌“首店”,在纳入限上统计后,“中国首店”奖励50万元、“浙江首店”奖励30万元、“嘉兴首店”奖励10万元。
纵深:推动“首店经济”走向“长青”
从当下的嘉兴市场看,“首店经济”似乎如火如荼,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单纯把别的城市的开店经验“复制粘贴”到嘉兴这么简单。如何推动“首店经济”从“爆红”走向“长青”?是品牌、商圈、政府三方共同要答好的一道题。
品牌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哈尼哈尼石锅鱼在确保品质和口感的同时,在装修上融入云南文化元素,通过设置外摆、创新甜点等方式打造场景体验式消费,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贰麻酒馆嘉兴“首店”店长郭晨龙则表示,要做强服务品质、完善产品线、升级新潮舞台,同时通过开设主题活动、迭代门店装修等,延续消费者的新鲜感,提升消费体验。
对于商圈而言,“首店”是必争的方向。“品牌在一个区域落下‘首店’之后,对店铺的运营、产品的升级等各方面会投入大量精力,这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互利共赢。”吴海华说,一方面借力嘉兴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多领域、多层次的品牌“首店”进驻,另一方面要做好“首店”落地后的扶持工作,在品牌宣推、商户联动上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
引进“首店”好比“移苗种树”,既要引得进来,更要精心培育,这就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推出提振经济促消费的系列举措、持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打造高品质消费集聚区……都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6.9亿元,同比增长10.1%,交出了历年来的最佳答卷。
市商务局商贸流通处电商中心副主任周宇翔表示,接下来,嘉兴将积极加大对各领域“首店”的引育力度,鼓励各重点商圈积极对接国内外一二线品牌,并创新培育本土“首店”品牌,同时积极谋划制定促进“首店”发展的扶持政策,让品牌“首店”更好地入户、落地、生根、发展。
在嘉兴学院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师张建磊看来,“首店”的快速布局只是开始,盘活“首店经济”更要比拼质量,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要创造出新的需求。“为了让‘首店’持续‘保鲜’,‘首店’可以在产品和运营上多做文章,比如通过品牌联名、打造场景式消费等手段,将品牌和‘首店’流量转变成客流和消费增量,以消费升级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张建磊建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徐丽萍
责编:黄烨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