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光菇”!海宁这个村,拥有绿色共富新能量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金燕 卢伊琳 朱学佳 设计 王嘉颖
2023-10-12 21:263.1万阅读

长啸村的屋顶上藏着什么高科技?

共富带头人许国初说给你听!

(点击观看视频)


【人物故事】

来到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一个利用光伏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实现零碳生产的食用菌基地相当亮眼。在种植大棚里,一朵朵肥嫩的秀珍菇正竞相“开放”。每天一大早,“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不断地从“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传出,采菇工人熟练地将一朵朵秀珍菇剪下,很快就装满一整个篮筐。

像这样棚下栽菇、棚上发电的“发电菇棚”、晒着太阳就把钱挣的“发电屋顶”、遍布村庄的“发电车棚”……在长啸村,光伏元素处处可见。

这样一个把“光能”玩出新花样的村,曾经却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从粪水遍地到零碳排放,从经济薄弱到共同富裕,离不开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党委书记许国初的带头作用。

1993年,当时30岁的许国初是原杨窑制革厂厂长,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被推选上了原杨窑村村委会副主任一职,第二年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由此开启了扎根农村的奋斗之路。

“村民信任我,我就想着努力干好。”这是他的初心。带着这份承诺,他下定决心要将“经济薄弱村”这顶帽子从长啸村头上摘掉。

彼时,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块钱,如何才能致富?起初,许国初有过彷徨,但在“要想富、先修路”理念驱使下,他开始了新的尝试,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2007年,长啸村在全镇范围内率先完成了通组达户道路硬化,此外还进行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阅览室、排练室、老年活动室,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筑巢才能引凤来。路通畅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子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国初借此势头,与村委谋划在村里建起近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上门对接村里在外投资办厂的企业,成功引导产业资源回流。

有了产业支撑,长效村村村集体的经济收入稳步提升,2008年突破百万元,达到160万元。长啸村就此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时至如今,长啸村的集体收入已经增长到了600万,许国初早已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2013年,嘉兴生猪退养工作全面启动,作为养猪大村,长啸村不得不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型。在村里,40%的村民以养殖生猪为计,退养后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难题,许国初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寻找合适的替代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许国初决定引导村民发展污染少、效益高的食用菌种植业。

“考察下来,种菇产生的经济效益比养猪更高。一般来说,种菇一个棚一年净利润能赚3.5万~4万,一般一户农民会包5个棚,一年下来可以赚20万左右。”许国初算了一笔账。

经济眼看着可以发展了,环境的整治和建设也刻不容缓。”依托“光农互补”的辐射效应,许国初带领村子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绿色共富的新路子。

2015年,长啸村通过土地流转,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猪棚华丽变身,成为了71个标准菇棚,菇棚上方还建起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同年9月,占地107亩的全国首个“棚下养菇、棚顶”发电的“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在长啸村建成。

自投入使用以来,基地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依托产业发展,长啸村打造了农光互补基地“共富工坊”、康脉农业共富车间2个共富工坊,帮助低收入劳动力、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在采摘期,基地可吸纳200多个岗位,有效解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

在长啸村,除了菌菇棚,目之所及的屋顶、水面、沿路沿线的路灯、座椅甚至垃圾桶都安装上了光伏板。

近年来,长啸村携手全球第一大光伏制造商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打造“光伏+储能”零碳景区等诸多新产业,以循环农业、生态治理等为支撑,在利用“阳光经济”助民增收的同时,实现了农业污染物和碳排放“双减”。

“这种利用太阳能的模式叫做‘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年可节约标煤45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8吨,实现’光伏+储能‘零碳景区。”许国初说。

2022年,在《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最佳实践(第一批)》榜单上,长啸村打造“低碳友好型共富乡村”榜上有名,入选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未来我们要重点抓经济发展、环境整合和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让村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谈及长啸村的未来规划,许国初信心满满。“下一个目标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1000万元的目标,这是我给老百姓的承诺。”

“许书记说的话我们都信!”村民们十足的信任,就是对许国初最好的评价。


总策划:沈炳忠  杨志勇  杨洁

监制:金周斌  陈思靖 

编辑:金燕

责编:羊丰伟

审核:杨洁  金周斌

推荐专题

在嘉兴看见和美乡村

原创
我说两句…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