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红村地处南湖区桃源新城-凤桥镇,村域面积 6.96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7033 亩。全村拥有 30 个村民小组,1029 户农户,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 3A 级景区村庄、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2013 年,永红村开启产业发展转型之路,由养猪大村转变为发展美丽经济。
自永红村启动“无废乡村”建设以来,积极倡导“无废旅游”“无废家庭”,积极推动创建“绿色农家乐”“绿色商店”“绿色家庭”等,打造美丽乡村,为“无废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通过政府引导,村委主导,村民、游客参与配合,逐步实现了村域环境优美、固体规范管理、“无废”理念普及的“无废乡村”目标。
永红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无废乡村”创建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成立以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余班子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开展创建“无废乡村”工作。
永红村多措并举强化宣传,通过微嘉园和农户及时下发“无废乡村”创建电子倡议书。与此同时,以村规民约为落脚点,结合全域秀美,在激发村民主动性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引导、示范带动、相互督促,通过组建“无废宣传”志愿者和巾帼队伍,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将“无废乡村”理念宣传工作落实落细,营造人人争做“无废先锋”的文明村风。
区域内全面推进农药、化肥购买实名制、化肥使用定额制,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同时,将“无废”细胞理念融入村民生活,积极倡导村民要争做创建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引导农户自己动手,利用废弃物进行大改造,使得村庄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绿色发展为理念,让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探索和实践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乡村文旅综合体验馆。和清华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环境研究院开展合作,获得国家科技部“绿色宜村镇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农村生活垃圾深度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基地”。此外,将嘉新•尚生活馆的用户数据接入未来乡村数字化平台中,提升源头激励效果,以 AI 评审代替人工审核,提升分类评审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永红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无废乡村”创建任务,开展创建“无废乡村”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村域环境优美。红村充分发挥网格长、网格员、妇女组长、联村领导、党员志愿者以及两会三团成员的作用,深入老百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并参与全域秀美整治工作,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江南特色村落。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度负增长,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垃非”APP 安装率达到 100%,农户分类知晓率达 100%,参与率达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准确率达 99%以上,生活垃圾减量化达 30%以上。
“无废”理念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建设新时尚研学之窗——垃非馆,依托嘉兴市民生态探访、学校主题党日等活动,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智慧运用体系。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将大型活动留下的废旧轮胎、钢管等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打造成“大飞机”、“拉丁三轮车”等工艺作品,为美丽乡村新添的一道“无废”风景线。南湖区无废丰收节暨“无废农场”建设指南发布仪式在凤桥镇永红村垃非馆及户外草坪广场举办,现场组织了垃非馆参观和环保主题 DIY 手袋等活动,推动在学生和农民群体中传递无废理念。
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永红村大力发展“无废农业”“无废服务业”助力共同富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废弃物管理,打造秀美的旅游环境。目前,永红村拥有嘉新尚生活馆、田间自然学校、天香花苑园艺基地、烧烤儿童乐园、嘉心菜有机农业示范园、南水弄主题民宿等多种旅游业态,每年吸引亲子游客达 120 万人次。
编辑:蒋蕾
责编:陈华莺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