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崇州2岁女童遭烈犬撕咬,引发舆论关注。仅在次日,四川乐山又被曝出一只未拴绳大狗在大街上追着扑咬2名幼童。
更早之前,2021年2月,湖南省长沙某小区,一女孩被未拴绳的法斗犬追赶撕咬至多处受伤;5月,江苏南通,一条流浪犬在乡里四处流窜,连伤21人,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才3岁;2022年8月,江苏宿迁,一名5岁的小女孩被阿拉斯加犬咬至面部致毁容。
近年来,“狗伤人”事件频频发生,“加强犬只管理,倡导文明养犬”的呼声越来越高。嘉兴养犬情况如何?有没有不文明养犬现象?《一线》记者连日来开展走访调查。
遛狗不拴绳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嘉兴这几年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嘉兴市目前养了多少狗?据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处排摸,截至目前,嘉兴市大约有144000犬只,嘉兴市重点管理区登记在册的就有51175条。
10月25日晚,记者来到城南街道八字桥公园,一位市民遛了两条狗,但只牵了1条狗绳。为什么不牵绳?他说:“用绳子拴着,狗会比较累。”随后又解释说,“我们家狗很乖巧的,它不会到处乱跑。”
在长水街道一小区内,一位年纪稍长的居民说,他家的博美犬很听话,连主人去菜鸟驿站取快递,小狗都会安安静静地在门外等着。
在读嘉《一线》栏目的互动话题“不文明遛狗随手拍”中,也有市民发出身边的遛狗不拴绳现象。一位叫“一文字小虎”的网友留言,10月31日,在经开区长水街道石堰社区香缇世家,一居民遛狗未牵绳。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用怕,狗不咬人”是未牵狗的主人们普遍的理由。
主人觉得遛狗不牵绳没关系,但别人也是这种感受吗?
“遛狗不牵狗的,都说狗不咬人,都说是‘狗跟你玩一下’,但人家不知道啊!人家以为是狗来咬他,吓人一跳。而且小区和公园里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要是伤着人就不对了。”一位市民说。
(10月25日晚,城南街道八字桥公园,一市民遛狗未牵绳。)
(10月23日晚,在南湖区马塘路,不少市民看见栓在人行道旁的狗,远远地绕行而过。)
(10月27日晚,在市区常秀街与东升西路交叉口,一市民遛狗未牵绳。)
(近日,油车港镇某小区,一市民在居民住宅楼道内散养犬只。)
其实有时候被狗吓到的并不仅仅是老人和孩子,家住南湖区双溪路的陈先生就有过一次被狗“无意中伤”的经历。
陈先生说,每到晚上,凌公塘绿道里就有不少散步遛狗的居民。“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只没栓绳的大狗,看着忠厚老实,但没想到一靠近,它就朝我扑了过来,跳起来个子很高,幸好我及时躲开了。”至今,陈先生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有的时候,我们离文明养狗就差一条“狗绳”的距离。
在凌公塘绿道的醒目位置,竖立着一块“禁止携带犬只进入绿道”的告示牌。但记者看到仍有狗主人遛狗没拴绳。当狗主人被问及“没看见告示牌吗?为啥任由宠物跑进绿道”时,狗主人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关你什么事,我又没看到!”
而当被问及“为何遛狗不拴狗绳”时,十个里面有八个狗主人都是这样子回复的,“我家小狗很乖的,又不会咬人,没必要拴绳。”
“可是狗咬不咬人又怎么是人能控制的呢?万一咬人了,狗主人需要承担责任的!”陈先生认为,动物的性情,是人类无法掌握的,希望这些狗主人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养犬,让怕狗的人多一点安全感。
“铲屎官”没有尽责铲屎
记者了解到,养狗界一直以来都有三大恒定准则:出门带绳、拉屎就铲、狗不乱叫。一个合格的养狗人,以上三条必须要全部做到。然而,仅“拉屎就铲”这一条要求,就并非每一位“铲屎官”都能做到的。
10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湖区东栅街道的御溪花园。据御溪花园物业客户主管俞芳介绍,截至目前,小区共有住户400多户,其中有40户人家养犬,占比10%左右。“有的业主素质挺高,拴绳遛狗,狗的粪便及时清理;但有个别业主让狗狗随地拉屎,这让业主们挺反感的。”俞芳说道。
“40条狗里面,总有几条狗拉完粪便之后,狗主人不清理的,一天要碰到两三回。”张美英是御溪花园的环卫阿姨,她说,“每次碰到这种狗屎、狗尿,我就赶紧扫掉,然后再倒盆水冲冲干净。”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双溪路上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阿姨,“有些狗主人素质不错,会拿塑料袋清理狗粪便,但是有些狗主人素质不高,狗拉完粪便之后,拍拍屁股走人了,说过好多次了都没用。”说到这,她摇了摇头,颇为无奈。
不仅仅是小区的林间小路、市区的人行步道,据部分市民反映,公园的健身绿道上也曾发现过未经处理的狗粪便,这些宠物狗的粪便不仅仅是破坏了环境,更是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
(10月25日,南湖区花园路的人行道上,犬只粪便未清理。)
市民李女士说:“像这种公园的健身步道,也有人带着宠物狗来乱拉屎乱尿尿的,粪便也不清理,一不小心就踩了一鞋底,公园又不是狗的公厕!”
流浪狗带来安全卫生隐患
如今,养犬带来的负面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由流浪狗引发的公共安全、环境卫生、无序繁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处四级调研员黄雪林说:“现在嘉兴的街头巷尾基本看不到流浪狗了,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角角落落会有个别流浪犬只出没。”
10月下旬,嘉北街道行政执法中队在石臼漾湿地公园抓捕了7、8条流浪犬。“当时我们接到了附近市民的举报,说‘湿地公园里流浪狗太多了,你们来看下’,接到消息后,我们在公园采用肉骨头加诱捕笼的方式进行抓捕,成功诱捕了7、8条中华田园犬。”
那么,不符合办证条件、没收而来的无主犬和流浪犬何去何从?
据了解,2019年,犬只收容所在嘉兴各地陆续建起,专门负责对全市流浪犬的收缴饲养工作,降低因流浪犬较多而对人们构成伤害的风险。同时组织流浪犬抓捕小组,对一些公共场所、学校周边、小区周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等一些犬患严重的地区进行全天收缴,并对收缴的犬只进行集中饲养,保证无主犬有“家”可归。
10月31日,记者来到海宁市养犬科普教育中心,该中心集养犬科普教育、犬只收容、“一站式”服务于一体,这也是嘉兴市首个高标准文明养犬科普教育基地。
据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徐刚介绍,该收容所占地约1200平方米,配有犬只护理员、管理人员、兽医等各类员工,设置犬舍38间,犬舍配有新风系统、空调设施、冲淋设施、排水网槽,可容纳犬只400余只,为犬只提供温暖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此外,这里还有诊疗美容区,所有即将被领养以及寄养领回的犬只都会在这里接受专业的诊疗以及精细的美容,保证每一只狗狗都会干干净净、健健康康地交到犬主手上。”徐刚说道。
然而,犬只收容所的承载空间有限,并不是最终杜绝城市流浪狗的办法,我们又该如何从源头上看待流浪狗的出现?
黄雪林认为,流浪狗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捕”或“不捕”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我们需要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浪狗?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狗成为许多家庭的新成员。然而,伴随着这一潮流,也出现了大量的宠物被遗弃或失踪的情况。”黄雪林说道。因此,解决流浪狗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如何处置这些流浪狗,更在于如何提高公众的责任感,确保每一只宠物都得到合理的照顾和爱护。
禁养犬还有人养吗?
此前“狗咬人”事件中,不少都是被明确禁养的烈性犬。
记者了解到,嘉兴从今年6月10日开始实施《嘉兴市个人禁养犬只名录》,有35种犬类被明确禁养:
数日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并未在嘉兴各大公共场所发现禁养犬的身影。
然而,据黄雪林介绍,今年以来,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也接到了数起关于居民饲养禁养犬的举报电话。
“今年,我们处理了3起违规饲养禁养犬的案件,涉及到的犬只品种有罗威纳、比特、马犬。”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徐刚说道。
聚焦“关键小事”,提升养犬管理精细化水平
其实,早在2019年7月,经过省市两级人大审议通过的《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犬类管理有法可依。条例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内,户外携带犬只未使用两米以内的束犬绳(链)牵领、未怀抱、未装入犬袋犬笼的;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携带的;未为大型犬只佩戴嘴套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没收犬只。
黄雪林告诉记者,如今在嘉兴,99%的狗主人都能以身作则,做到文明养犬;然而,依然会存在1%的“漏网之鱼”。“其实,管理犬只的工作本质是管理养狗的人,人的意识提高了,文明养犬才能成为现实。”
近年来,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养犬“关键小事”,以“小区自治”实践示范、文明养犬21天好习惯养成示范创建、打造文明养犬2.0版示范小区为抓手,推行小区自治,促进协同共管,打造多维服务,提升养犬管理精细化水平。
“以南湖区为例,首批共有6个小区成功创建了文明养犬2.0版示范小区,做到‘两无、三好、四百、五有’,内容包括犬只无扰民,邻里无投诉;犬只牵好犬绳、戴好犬牌,犬只排泄物及时清理好;犬只免疫率、登记率100%,大型犬烈性犬禁养率100%,犬只公示率100%;小区配有文明养犬便民屋、文明养犬宣传栏、文明养犬公示栏、文明养犬绿化宣传牌、小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黄雪林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文明养犬2.0版示范小区还要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成立一个养犬督导队,每年开展一次犬只义诊,划定一片遛犬区域,建立一个交流群,成立一个便民服务中心等,以点带面引领全区文明养犬新风尚。
此外,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教育、服务、管理、执法4大核心业务打造“文明养犬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关注民生小事切入社会治理,以犬类全生命周期视角,实施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服务、全覆盖执法、 全流程闭环“一体并进、四全并举”的犬治新格局,营造人犬和谐氛围,探索文明养宠新模式。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文明养犬宣传不断深入,近年来,遛狗拴绳,随时清理犬只粪便等文明养犬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王先生家住秀洲区江南摩尔附近,家里养了一条马尔济斯犬,对他而言,小狗不仅是宠物,更是陪伴了多年的家人。“正因为我们把小狗当做家人看待吧,所以每一次带狗狗出去溜达的时候,我都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牵狗绳、捡狗屎是必须的。另外还要给它做好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如果遇到小孩、老人、孕妇等人群,我都会将狗狗牵到离他们两米之外,同时拉紧绳子,把它控制在身边。”
王雪妹是嘉兴秀洲区人,开了一家宠物店,家里还养了一条4岁巨型贵宾犬,她告诉记者,由于巨型贵宾犬体型较大,所以她将遛狗的时间,定在了每晚十点之后。“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狗狗的,我觉得降低狗狗的存在感,尽量不要让狗子影响到其他人,这是铲屎官们最重要的自我修养。”
在嘉兴,人与犬如何友好互动、和谐相处?
如今,年轻人对宠物的关怀从衣食住行升级到多元化需求,但规定的禁止犬只入内的范围覆盖大部分场所,养狗人士应该在哪里遛狗不影响他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宠物友好设施覆盖不足,宠物便便的处理不便、对环境卫生的顾虑、携带宠物外出的不便、宠物临时寄存的苦恼……也成为了养犬人士的几大痛点。
宠物友好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象征,近年来,嘉兴市持续开展养犬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陆续设置了宠物友好公园。
今年1月,南湖区大桥镇在由拳路公园试点建设了首个“文明养犬公园”,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围网分隔,依地势建设,园内配套设置宠物便池、洗手设施、宠物娱乐设施等。
2019年,位于海宁市大脚板东南侧绿地的公共遛犬区正式开放,占地3000平方米,被高1.8米的网眼围栏隔开,区域内还配有拾便袋、垃圾桶等设施。
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植物园内的公共遛犬区,外围进行了金属栅格安装,完善了内部犬只配套娱乐设施,如转圈训练、跨栏训练、统感训练、趣味跷跷板等,并在区域内设置了狗狗厕所,方便犬主人清理排泄物。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居民就近遛狗,嘉兴不少小区也想出了新招数——在小区内设置小型公共遛犬区。
以御溪花园为例,2021年,该小区在临湖小道上开辟了一块公共溜犬区,并在周边放置犬便箱,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以前遛狗要跑到小区外面,还要带上塑料袋,否则狗狗要大小便的话,没办法处理。现在我们公共遛犬区里设施齐全,在自己小区里遛狗方便多了!”犬主人胡师傅说道。
“犬只有没有登记、是否打了疫苗,我们都会提醒业主。犬便箱里的塑料袋我们也会定期更新,如果有业主看到犬便排泄物,有的会打电话给物业,有的会在交流群里反映,我们会通过监控查看是哪家业主,及时沟通劝导。”南湖区东栅街道御溪花园客服领班俞芳说。
关于文明养狗,你有什么话想说!
读嘉《一线》已开通“不文明养犬随手拍”互动话题,我们将随机抽取参与讨论的用户,为您的爱宠送上狗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发帖。
策划:沈炳忠 杨志勇 杨洁
编辑:朱葭苇
责编:羊丰伟
审核:金周斌





推荐专题

深化文明创建 共享美好生活

一线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