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11月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国日报、新华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嘉兴市秀洲区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红船起航地践行‘八八战略’2023中央、省级媒体嘉兴行”新闻行动,采访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新城街道殷秀社区、中国(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区、嘉兴澳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运河湾新城。
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是总书记寄予厚望的地方,他曾先后26次来嘉兴调研、考察。2004年,他在嘉兴蹲点调研,主持召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全省“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的目标要求,并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秀洲区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精彩蝶变,并为今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9月,秀洲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区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运河湾新城,正式开启了打造“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全新征程。
场景1 殷秀社区关键词:城乡融合 从“进城”到“融城”的双向奔赴
在城市发展中,城与乡的界限渐渐模糊,城乡融合的理念愈发清晰。从“农民”变“市民”、从“进城”到“融城”,在这场“双向奔赴”中,秀洲区新城街道殷秀社区绘就了一幅秀美的幸福画卷。
走进殷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环境干净整洁,管理井然有序,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处处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氛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说着家长里短;活动室内,舞蹈队的阿姨们在镜子前挥洒汗水;巧娘非遗手工坊内,阿姨们在一刀一纸间感受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多年来,我们用心绘好幸福、和谐、共富三张答卷,从菜地变身宝地,配套设施越来越全,民生保障越来越好,产城融合越来越深,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幸福了。”秀洲区新城街道殷秀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效忠介绍说。
殷秀社区位于秀洲主城区新城街道,前身是嘉北乡的一个行政村,目前,社区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83人。2004年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殷秀村调研城乡一体化工作,听取失地农民对村改居的意见建议。他对村民进行了“三问”:“进城生活是否习惯、保障怎么样、工作好不好找。”
19年来,殷秀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三治融合”新模式,坚持“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红马甲巡逻行动,着力共建基层治理“幸福家”;深化“党建+工坊”工作机制,依托社区共富工坊点,深入实施“家门口创就业”工程,组织开展绣娘培训班,打响“巧娘”共富品牌;持续做好“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五为”志愿服务。建设殷实、秀美、乐业的新殷秀,以殷秀之窗全面展示秀洲共富之景。
居民沈发明至今都记得当年参加座谈时的情景。十多年过去了,社区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现在出行很便利,家门口就有十几条公交线路。周边不出两公里就有一家外资幼儿园——庆安国际双语幼儿园,一家大型仓储式超市——大润发,一家中外合资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一家一站式购物中心——江南摩尔……小区里公共设施也很齐全,吃好晚饭还能走绿道,直接去秀湖边散步。”他笑着说。
曾经以种菜为生的庄稼人早已融入城市的社区生活,通过城市文化的熏陶,在生活习惯、文明素养、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融入城市。86岁的钱林宝是巧娘非遗手工坊内年纪最大的学员,每周两次的非遗刻纸课她从不缺席,她说年轻时候种菜,失地后一度无所事事,只能在家打牌、搓麻将消磨时间,自从参加了非遗刻纸课后,她又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我们老年人动动手蛮好的,在一起上课还能聊聊天,很开心的。”
32岁的林丽娟是非遗刻纸班的老师,她介绍说:“目前学员有14人,平均年龄70岁,2021年年初开设了巧娘非遗手工坊,当初开班目的是培养老年人的视觉、动手的协调能力,并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与学习,增进其感情,丰富其晚年生活,使他们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夏美珍是原殷秀村村民,2004年拆迁后成立“珍珍绣花服务部”,近年来,殷秀社区和夏美珍将其共同建设发展为“共富工坊”。共富工坊的设立,解决本村妇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邻近的村(社区)妇女提供了技能培训和增收。目前,社区充分发挥辖区联盟单位雅莹集团资源优势,推动“共富工坊”项目实践,为再就业注入“红色动能”,该项目已帮扶居民500余人,年人均增收约2万元。
在这里,绣娘们靠着巧手做出了很多精品手工,如手工制作杯垫、串珠等。因为是手工活,绣娘们可在家制作,完工后交到共富工坊内“验货”结算。比如手缝大衣、剪线头等手工活,一般一位绣娘一天可以加工两三件,月收入可增加1000元至3000元不等。
同时,社区还充分发挥区级、街道、企业多级妇联作用,深化共富工坊辐射功能,开设“赋能课堂”,选聘一批精英创业导师、技术能工巧匠等,通过常态化、专班化深度培育,开展巧娘素养提升赋能计划,带动更多人勤劳致富。殷秀老百姓实现了从“就业”到“乐业”的蝶变。
农民日报记者刘杰参观“共富工坊”后对此连连称赞:夏美珍坚持十多年,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带领其他绣娘做手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解决了“4050”再就业问题,让大家一起富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
家门口创业,在社区的帮助下,越来越多殷秀人过上了“殷实”“秀美”的生活。目前,殷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3万元,百姓就业率达9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真正做到了“失地不失业”。
殷秀村的发展,只是“八八战略”实施20年嘉兴秀洲精彩蝶变的一个缩影。20年来,秀洲地区从“有区无城”到“有区有城”,产业在变化,经济在发展,秀洲不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全方位推动城市能级迈上新征程。
场景2 跨境电商关键词:打好“组合拳” 持续释放“买全球、卖全球”潜力
收邮件、回复邮件是电商从业者日常的重要工作,走进嘉兴澳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处理着邮件。嘉兴澳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家用清洁用具主要用于出口,2022年度“嘉兴市跨境电商示范企业”名单公布,全市10家企业喜获殊荣,嘉兴澳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成功上榜。
作为秀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时刻关注着海外各个市场。在长期从事外贸过程中,公司体验了用各种方式走出国门。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出口申报,公司1.7万套价值9万多美元的家用清洁用品通过上海港码头发往美国亚马逊仓库。
“我们企业跨境电商模式出口的货物可以优先查验、优先放行,有效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时效,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国际订单。”嘉兴澳霖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还享受了各类跨境电商优惠政策,仅“9710”一项,就累计收到出口退税款200多万元。
近年来,作为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集聚区,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原则,秀洲全面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激活外贸发展新动能。通过实施主体培育、品牌打造、产业链构建等系列“组合拳”,涌现了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秀洲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为优化企业服务,秀洲设计了一张入驻清单、一份政策折页、一套入驻管理办法、一个考核管理办法,让入驻企业轻松了解所有流程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快捷入驻、明白入驻、安心入驻。同时,建立了集B2B与B2C产品需求、财务、保险、报关、物流和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合作共享平台,实现闭环式贴心服务。
如今的秀洲,从事毛衫、洁具、箱包等产品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截至目前,中国(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区有企业32家,集聚了包括阿里巴巴一达通、天猫嘉兴客服中心、国贸数字、出海科技等一批业内平台资源。2023年1至9月,集聚区规上企业实现报表营收1.98亿元,GMV销售超10.7亿元,累计服务秀洲区企业170家。
秀洲区新城街道经济服务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今后,他们将继续多渠道加大招引,集聚更多跨境电商人才;加强与重点电商平台、园区等合作,争取导入更多高端资源,提升园区能级,进一步探索产业集群发展跨境电商的可能性,为产业发展导入更多电商渠道。
南京日报记者陈燕飞参观后谈到,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的重要内容,秀洲能够抓住这个机遇,设立中国(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区,对推动外贸行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场景3 运河湾新城关键词:提升城市能级 打造“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电梯行至25层之后视野极其开阔,秀洲区的大部分景致尽收眼底。运河湾新城定位为‘创新灵秀地、生态运河湾’,以遗产保护带为轴心,在交通建设、绿化提升、景观亮化、文化挖掘等方面开展治理与保护。同时,又围绕秀湖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水乡风貌场景,展现运河独有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站在运河湾新城江南文创园南楼25楼,人民网记者韩淑贤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其他多家媒体的老师也忍不住拿出手中的相机、手机拍下秀洲的美景。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秀洲不断推进城市发展,2022年9月,秀洲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区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运河湾新城,秀洲城市发展由“摩尔时代”“秀湖时代”迈入了“运河湾时代”,正式开启了打造“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全新征程。
运河湾新城规划范围北至申嘉湖高速,西至524国道,南至京杭运河(杭州塘)与北郊河,东至亚太路,约98平方公里。
2022年9月,秀洲区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明确要在充分尊重秀洲发展历史、把握秀洲发展规律、立足秀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建设运河湾新城,同年11月,在决策作出短短50天后,运河湾新城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这意味着经历“有区无城”“大区小城”阶段的秀洲,正式揭开“大区大城”的发展大幕。
今年初,《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公布,将运河湾新城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为秀洲建设运河湾新城再添底气和动力。
“秀洲要建新城,运河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金名片。从取名、定名到谋划、规划,秀洲全力以赴走好走稳新城建设的每一步。”运河湾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顾斌峰介绍说,浙江省委赋予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秀洲必须扛起主城区使命和担当,全力以赴助力嘉兴增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显示度和辨识度。
应势而生、顺势而为!运河湾新城特意聘请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作为秀洲区城市总设计师,完成了新城的总体城市设计,推动秀洲区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能级。
一条条通衢大道串联起城市发展的当下与未来,一项项民生设施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与幸福感。
在秀洲“大区大城”背景下,目前形成“一城”“四区”的总体架构,“一城”:即运河湾新城;“四区”:即高新产业核心区、秀湖商务创新区、闻川智造创新区、天鹅湖科技创新区,打造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运河湾新城东接上海、西邻杭州、北接苏州、南眺宁波,区域内可实现10分钟上高速,20分钟到机场,30分钟到高铁站,60分钟到达沪苏杭。交通四通八达,联运四方;水绿交融,活力缤纷。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看向西面,这里就是秀湖,那边就是秀湖的标志性建筑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循着顾斌峰的介绍,媒体团的所有人将目光转向运河湾新城的秀湖商务创新区板块。
以秀湖边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为起点,放眼北侧,将打造嘉兴最生态的文商旅超级综合体,融合湖景构建“户外街区+购物中心+高端酒店”的特色商业体验空间,进一步集聚人气、提供品质服务;南侧则将规划建设城市客厅以及秀湖颐养院等项目。目前,运河湾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在全力攻坚推进秀湖畔科技青山项目的开工。今后,这里将建造集高端科技办公、休闲商业、配套住宅等于一体的总部大楼,与东岸的秀湖商业综合体遥相呼应,未来将集聚福莱特、台华等各类头部企业,以高端办公吸引高净值人群集聚。秀湖东岸的科技京城,将培育壮大新能源、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头部品牌。
城市提能级,百姓增福祉。为了提升整体宜居指数,未来运河湾新城还将在秀湖板块打造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休闲等民生项目。
“大家可能已经看见了远处平整的地块,这是闻川智造创新区。”顾斌峰说,自运河湾新城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以来,已完成区域内木桥港北区374亩、涉及农户460户整体搬迁以及38家企业腾退。位于秀湖北侧的秀湖商务大厦将成为金融企业与大数据服务总部的集聚地,同步设立企业之家,为企业提供“肩并肩”的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如今,运河湾新城建设已经从一纸规划迈入项目落地实施阶段,秀洲,“城”势而上,生动诠释了“八八战略”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真理伟力。从“摩尔时代”“秀湖时代”迈入“运河湾时代”,秀洲高能级平台全面发展的篇章已然翻开新的一页。
相关链接: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2023央媒省媒嘉兴行聚焦:南湖区,奔跑在共富大道上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曹雅严
责编:袁正
审核:张奎超
推荐专题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红船起航地践行“八八战略” 2023中央、省级媒体嘉兴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