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2023年10月,嘉兴首座“海上电站”在海盐开建,投产后,可以为嘉兴滨海地区电力供应,提供更充足的电力保障。目前,输送线路工程的建设已经完成。
12月17日,记者来到海盐码头附近,可以看到,有不少工人正在钢管塔上作业。据了解,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36亿元,海上面积约416亩,光伏组件布置在海盐码头引桥之间的沿海滩涂。要想将光伏产生的电,从沿海滩涂输送接入公用电网,就离不开这些钢管塔。
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理想:“给高压线建立一个高空的输送通道,把我们海盐开发区码头的光伏发电发的电源,通过这个通道接入公用电网。”
为了保证电力输送通道的畅通,项目总共新建了九个钢管塔,新建架空线路长度约一公里,通过T接在原来的爱拓线上的方式把电源送出。
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蒋理想:“它是T接在老线路的廊道上,这样可以一方面减少投资,第二个可以节省线路的廊道资源。”
线路工程项目12月17日进入验收阶段,经过最后验收、整改,19日整体线路可以投入使用。蒋主任表示,等到“海上电站”建成投产使用后,平均每年可以发电三千多万度,相当于海盐所有居民一个月的用电量,按火力发电平均标准煤耗计算,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标煤1万余吨,每年可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2.73万吨,二氧化硫207.99吨,二氧化氮70.45吨。
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蒋理想:“这样的话,可以带动当地光伏产业链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改善当地电网的电源结构、推动当地太阳能发电事业的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编辑:鲁贇
责编:韩之鸥
审核:姚加贝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