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铺路造桥少不了沥青这一重要部分的参与,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高,沥青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考验。今天下午,嘉兴市沥青学会与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博士团嘉兴市沥青学会工作站”,“产学研”三方共同发力,为我市沥青行业发展破难解惑。
成立于去年11月的嘉兴市沥青学会,还比较“年轻”,但却深刻感受到了发展遇阻,“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听到不少企业提出关于人才结构性缺失和产品创新研发困难的情况。”学会会长吴天翔坦诚道,亟需寻求外部合作和突破。
以嘉兴为例,全市沥青企业的年产量高的时候达到500多万吨,折合成产值超30亿元,但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企业的生存空间愈发被挤压,“科技赋能行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响。
在嘉兴市科技局的大力促成推动下,嘉兴市沥青学会与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多次对接,双方一拍即合,快速达成合作意向。
“这是双方共赢的事情,我们学院可以为沥青学会提供智力支持,让我们博士服务团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中去,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同时,我们的老师可以成为应用型师资人才,来反馈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孙诗清介绍,后续将整合院内的40名博士和校内其他学院的博士力量共同为沥青学会服务。
众所周知,沥青的应用场景主要在建筑业领域,“目前我们正在与一家企业合作,探索通过沥青材料的碳化改造,实现其性质的改造,并将其与竹炭结合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中。”孙诗清透露,通过产学研融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脑洞大开”的应用被研发和实践。
编辑:周佩佳
责编:张芬娟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