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人工栽培 探道地药材的共富之路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马轶君 通讯员 嘉合
2024-01-05 09:282.1万阅读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是食物中的奢侈品,素有“森林软黄金”之美称。近年来,海宁市通过人工种植桑黄,目前已经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桑黄人工栽培基地和道地产区,不仅实现产业发展、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共富裕之路。

  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宁袁花镇的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拥有120亩的桑黄种植基地,几十万个桑黄菌棒整齐地摆放在栽培架上,每个菌棒都长着1朵或几朵表面凹凸不平、形似人耳形状的金黄色桑黄。

  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生良拿起其中一个菌棒介绍,这里每个由塑料袋包裹起来的菌棒,里面都是桑木粉,姚生良:“ 它里边全是桑木粉,把种结下去,通过人工,它梅雨季节的时候到8月份可以长的,最多到10月份。它这个季节温度高,它自然会长的,后来就不长了。”

  从粉碎桑木到人工栽培、再到长出可以食用、药用的桑黄,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姚生良告诉记者,公司从2015年开始人工种植桑黄,先后与浙江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开展深度合作,种植的桑黄品质优良,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也供应给医药企业,现在公司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三、四千万,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姚生良:“ 我就是菌棒卖给老百姓,叫老百姓代做,再回收,就是管50棒,就拿50棒的钱,你管100棒,就是100棒的钱,农户我一年也要基本上一、两百万要给他们的,如果卖好一点,我们一个菌棒30克就是150块。”

  2022年5月,浙江省桑黄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正式发布,确立了桑黄的“新身份”,实现从高附加值农产品到大健康药材发展的跨越。现在海宁的两家桑黄种植企业合作已扩展到华东医药、桐君堂、佐力药业等药品生产企业,每年销售额可递增近千万元。

  海宁市袁花镇副镇长吕正豪:“接下来我们袁花肯定是继续把桑黄作为一个重点的特色产业之一来引导和打造的。 企业也想在深加工方面、包括拓展销路两个方面继续再做,我们也在帮忙积极沟通,争取一些相关的支持政策、保障配套,把我们桑黄发扬光大、做大做强。 ”

  目前,海宁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桑黄人工栽培基地和道地产区,开辟了一条“科技立业、标准兴业、生态共富”的药助共富之路,市市场监管局药化处工作人员周黎君:“ 接下来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给予企业政策帮扶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的指导,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农民致富增收。

编辑:马轶君

责编:钱姬霞

我说两句…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