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嘉兴大学,正式揭牌!”今天下午,得知消息的范巴陵双眼湿润,抑制不住的激动。
往事如电影镜头般扑面而来:撤地建市伊始的嘉兴筚路蓝缕,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大学的地级市,为了办起一所大学,时任嘉兴市副市长的范巴陵四处奔走、想尽办法。四十年来,她一路见证嘉兴从没有大学到有大学,从大专升格至本科,再到现在由“嘉兴学院”正式更名为“嘉兴大学”。这一路,嘉兴人的“大学梦”历经艰辛,也饱含坚韧。这一路,是嘉兴大学无数师生共同拼搏之路,也是这座城市与学校携手并进之路。
翘首以盼,今朝梦圆。熟悉而又崭新的嘉兴大学,来了!
一
如果说现在嘉兴教育已是枝繁叶茂,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嘉兴教育可以说是嗷嗷待哺。
1983年撤地建市后,嘉兴当地没有大学,最高学府是高中和中专,整个教育条件十分落后,当时乡镇和村里的学校全都破败不堪,危房比例超过10%,孩子们上学还得自带板凳。但那时候正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卯足了劲儿往前冲的时代,各个行业都需要人才,都缺大学生。
“当时纺织厂进口了一台德国的纺织机,找遍全嘉兴都没有一个懂德语的人,只能对着说明书干瞪眼。”范巴陵那时候就意识到,人才断层是嘉兴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要把嘉兴的教育搞好,要把大学办起来。
“可是没钱,穷!”范巴陵回忆那时的苦日子,“当时市本级一年的可用财政才3000万元左右,只能勉强维持发工资。”怎么办?为了发展,当时的市委、市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收取教育附加费。
1984年,在一年一度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前,范巴陵向主持人要走了最后十五分钟。面对台下600多位嘉兴企业家,范巴陵以真心换真情,她从孩子们在学校里坐着三只脚的凳子,说到企业里没有人能用“洋机器”的无奈,再说到专业人才培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她情真意切、满含热泪的话语,让现场所有人动容。“正是有了600多位企业家的支持,让教育附加费的收取没有了阻力。”范巴陵说,后来,嘉兴在全国首个开始向全社会征收教育附加费,兴起了全社会捐资助学的热潮。
1984年6月,嘉兴第一所普通高校——嘉兴高等专科学校(下称“嘉兴高专”)开始筹建,按照嘉兴市“边筹建、边办学”的要求,1985年暑期即开始面向全市招生,初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纺织工程和发酵工程3个专业,共300余名学生。1987年4月14日,浙江省教委正式批准建立嘉兴高专。学校的建立寄托着当时嘉兴五县二区300多万人民的大学梦。
在自办大学的同时,嘉兴还谋划引进大学。1985年,正想从建德梅城搬迁出来的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选中了嘉兴。这所肇始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的高校,是中国有色行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在业界赫赫有名。“真是‘瞌睡送个枕头来’,简直是一拍即合。”范巴陵回忆,当时,嘉兴也给出了最大的诚意,选址、面积都由学校来定,嘉兴市政府全力配合。1987年夏,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结束了在建德梅城的办学历史,本部迁至嘉兴,1992年正式更名为“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下称“浙江经专”)。
原本两所行走在不同轨道上的学校,在2000年迎来了同频共振的历史性一刻。这一年的3月22日,教育部批准,浙江经专、嘉兴高专联合组建成立本科院校——嘉兴学院,自此,嘉兴历史上第一所本科院校横空出世。此后,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浙江省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相继并入,嘉兴学院集嘉兴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之大成,一举跨入全省15所万人本科大学行列。
二
“一生执一事,初始许终身”, 商学院院长潘煜双形容自己与嘉兴大学的关系,莫过于此。
1983年,青春年少的潘煜双拿着 “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建德梅城报到,从三年学生生涯到毕业留校任教,40年里,从始至终,她未曾离开。
她仍然清晰的记得,1987年,作为第一批搬迁到嘉兴的老师,她和一车子人,从梅城山涧驶到禾城桑田的情景。“那时候还没有越秀路,都是桑田,那时候我们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房里面上课,一上就是两年,条件艰苦,但是我们有盼头……”
正如潘煜双所愿,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但波折和难题也相伴而生。2000年升本后,学校虽然迎来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校名的更改,原本在业界享有极高声誉的会计专业却难为人知,会计专业一度进入低谷期,招生第一志愿填报率极低。
为了让会计专业渡过难关,同时也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决定让潘煜双承担会计专业迎接评估的任务。当时,潘煜双正在外地攻读博士,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和科研压力,但面对母校的呼唤、专业的需要,她毅然决定从脱产学习变成在职读博,担起专业发展的重任。
在低谷处,唯有深耕,才能步步生花。为了擦亮“嘉院会计”这块牌子,作为专业负责人和团队带头人,她带领同事们以众多一流高校为标杆,“他们有的,我们全部要去追赶;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去做”。就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克服师资短缺以及行业下放后与地方融合的重重困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计专业很快从“低谷期”走了出来,从省重点专业到国家级特色专业再到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嘉兴学院的会计专业再次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王牌专业。2013年,全省唯一经济管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商学院挂牌,成为全国50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
也是在2013这一年,曹雪波“为爱奔赴”来到嘉兴学院,与同为嘉兴学院教授的妻子团聚,成为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员。“家庭团聚了,但在学校里我是‘孤家寡人’。”没有实验室、缺乏设备,团队力量薄弱,这让初来乍到的曹雪波有些手足无措,“感受到差距,压力非常大。”
生物与化学工程是嘉兴大学“元老级”的专业之一,追溯到1985年的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刚成立时,它的名字还是发酵工程系。2000年,升格为学校的第一批7个本科专业之一,一路沿袭,成为现在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之前的二十余年,从引进人才,到开拓专业,学院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架构,但在当时总体科研水平还是相对薄弱。”秉持着一如既往的务实态度,也被身边在学院坚守数年的老教授的拼劲感染,曹雪波成为一股强劲的新鲜力量,与学院一起开始科研与教学全面提升。从第一只试管,到第一个烧杯,实验室设备慢慢添置,科研团队也渐渐壮大,一切循序渐进“小跑起来”了。
2015年,面对浙江“一流”学科工作建设的目标,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一众教授围坐在一起,商讨未来之策。“我们要有重点的发展!”众人一致决定,学院结合师资力量和学科基础,选定化学学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汇集资金与力量,开启“狂飙”之路。这一路,充满挑战。大家知重负重,攻坚克难,2021年,化学学科成为全校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学科,实现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曹雪波也从孤身一人,成为背后拥有四十余人的实验室“军团”的领头雁。
学校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是一个人的孤勇,而是一群人的奋进。攻坚克难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老师手中传递;科研领域的无人区,也在他们一步又一步的前进中开拓。许许多多个“潘煜双”和“曹雪波”尽己所能,不断为学校的攀高向强发光发热。“嘉兴大学”的一笔一划中,镌刻着他们只争朝夕的身影和追赶梦想的智慧,无比耀眼。
三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嘉兴大学为嘉兴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而这座城市也同样为大学发展提供了滋养的沃土。
2004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协调支持嘉兴学院征地扩建,才有了如今大气而典雅的梁林校区。
2007年12月20日,嘉兴市委常委会会议在嘉兴学院召开,号召全市上下要为嘉兴学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15年,嘉兴学院正式提出“创大”目标,并写入校党代会报告。2018年10月18日,嘉兴市委常委会会议又在嘉兴学院召开,专题研究学院建设发展问题。会议强调,要大力支持嘉兴学院以超常规速度加快发展,早日创建嘉兴大学,为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嘉兴市委市政府不余遗力的支持,让嘉兴学院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快车道,各领域的专家英才纷纷加盟助力。
202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专家陆军成为嘉兴学院院长,令全校师生振奋。这一年,35岁的文雁兵也来到了嘉兴学院,成为了经济学院的院长。“这里潜力无限啊!”嘉兴的天然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嘉兴学院与区域紧密结合的研究平台,让文雁兵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身手”。文雁兵也成为了嘉兴学院自主培养的第一个国家级人才,并作为首席专家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展现出了青年一代教授的风采。
学校的师生是这座城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今,嘉兴大学已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6900余人,教职工1720余人,设有58个本科专业。40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余万人,其中有75%毕业生就业去向为长三角地区,38%留在嘉兴就业。
“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公司培养了很多技术骨干!”在众多校企合作的公司中,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其总经理卢敏表示,10年前,公司与正在寻找实践基地的嘉兴学院一拍即合,双方牵手,从教学基地到“亚特卓越班”,再到成立“嘉兴学院亚特数智产业学院”,合作一路升级。看到这位携手多年的伙伴升格成为“大学”,卢敏对校企合作的信心更足了,“未来我们将继续并肩,培育更多‘深融合’的人才,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嘉兴大学”的名字不是完成式,而是新开始。
嘉兴大学的前行目标是: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浙江、嘉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未来,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信心,脚下步履坚实。前不久,曹雪波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一个日常画面,让他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那就是“黑压压”一片的学生埋头在图书馆学习的场景。这在大学校园是多么常见的景象啊,但那一刻,那个画面与“嘉兴大学”四个字相连,一股热流在他心中涌动开来。曹雪波动情地说:“这也许就是一切努力的意义所在。对于一代又一代的老师来说,我们希望嘉兴大学是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地方,也是所有学生愿意托付青春的地方。”
部分图片由嘉兴大学提供
编辑:王忱
责编:张芬娟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