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记者昨天从人民银行嘉兴市分行获悉,2023年嘉兴金融“成绩单”出炉。2023年,全市各项贷款增速平稳,信贷结构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12月末,嘉兴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584.57亿元,同比增长15.61%,增速高于全省1.41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2239.12亿元,同比多增173.23亿元。
助力经营主体,普惠金融浇灌小微企业
2023年,嘉兴金融机构从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创新产品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机构的使命和担当,保持小微、普惠主体贷款平稳增长。
去年,招商银行嘉兴分行在走访中了解到,嘉兴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招投标承接了某学校新建项目,合同金额5000多万元,前期需垫款施工,工程款按进进度入账,回款期较长,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
招商银行嘉兴分行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以企业未来应收账款质押,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为该企业成功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1000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7%,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8.16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半年回升2.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居全省首位。全市普惠市场主体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33%,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7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嘉兴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对象,这部分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对于满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稳定就业、激发经济活力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新兴产业,全力打造金融科创品牌
过去一年,嘉兴金融机构积极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特别是在科创、绿色、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投入了更多力量。
去年,在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嘉兴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嘉兴监管分局的指导下,嘉善农商银行创立了科技金融“善动能”品牌,并成功推出了全省首笔“科技成果转化贷”。
位于嘉善县开发区(惠民街道)的昊柏(嘉兴)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全省农商银行系统首笔“科技成果转化贷”的直接受益者。2023年初,该公司与湖北师范大学合作研究一款智能教育系统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然而,由于前两年疫情原因以及研发资金的大投入,公司资金已捉襟见肘。
在指导之下,嘉善农商银行联合嘉善县科技局共同创新开发了专项科技金融信贷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贷”,快速向企业投放400万元研发资金,解其燃眉之急。该项目研发成功预计将新创造产值1000万元,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2023年,嘉兴在科创金融领域取得的“成绩单”引人注目。据统计,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55.46亿元,比年初新增254.26亿元,余额占比列全省第2位。
去年,市金融系统全力打造金融科创品牌,多次实现“全省首个”和“全国首个”的突破。例如,成功打造全国首个科技支行认定评估规范地方标准;指导嘉兴银行建立全国首个科技贷款延期付息融资服务模式;成立全省首家科创小额贷款公司君合科创小贷;在全省率先组建政策性科创保险共保体等。
此外,在整个金融生态里,去年嘉兴在绿色、数字经济方面的信贷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280.18亿元,比年初增加1104.29亿元,同比增速50.75%;数字经济贷款余额560.6亿元,同比增长30.31%,比年初新增129.78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全省第三。
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压舱石”底座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也是金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2023年,嘉兴各金融机构紧扣新增产能项目清单,积极支持“十项重大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金融活水加速流入基建投资领域。
桐乡市城区停车泊位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是桐乡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此前,由于整体项目所需求的资金量较大,且无法落实固定资产抵押,企业负责人为资金难题犯上了愁。
知悉了这一融资问题,由工商银行桐乡支行牵头,邮政储蓄银行桐乡市支行、宁波银行嘉兴分行共同参与,借鉴动产融资系统成功经验,以项目下35187个停车泊位20年经营权为质押,辅以桐乡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方式,成功为企业办理下贷款。近期,24亿元银团贷款审批完成并发放了首笔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据统计,2023年嘉兴基础设施类贷款增量及增速显著,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的贷款合计新增697.87亿元,同比多增337.4亿元,余额增速达30.8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28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回升向好的“压舱石”作用。
2024年,嘉兴金融系统将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紧抓嘉兴科创金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区域优势,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助力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自受访单位
编辑:沈婷
责编:耿俪洳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