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接受治疗。经初步分析,火灾为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车处起火引发。
事件发生后,电动车安全隐患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嘉兴市民向读嘉《一线》栏目反映,担心自家小区同样存在危险。近两日,记者在走访嘉兴市区多个小区后发现,电动车违停乱充电确实存在且较为危险。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电
老旧小区何以积重难返?
居住在经开区嘉北街道昌盛花园超过10年的刘先生告诉《一线》栏目,小区里电动车违停、乱充电的情况非常严重,虽然已经多次跟物业反馈,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并且小区去年也发生过车库着火的情况,“去年白天,就看到东区有一幢楼的车库着火,我在现场听到说是因为电动车充电引起的,还好发现得及时,消防车来得很快。”因为发生过此类事件,刘先生表示,小区里的业主们都希望能尽快整改。
(昌盛花园39幢楼下密密麻麻地停放着不少电动车)
晚上8点,记者来到昌盛花园小区,在39幢看到各单元门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电动车。走近仔细一看,其中一辆电动三轮车正在充电,一根足有7米长的黑色电线从住户家里接出,电线的底部接着一个插排,插排上正插着充电器。
再往楼栋里走,一辆黑色电动车停在该幢住宅楼的车库过道内充电,插排是从对门的车库里接出来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离39幢不远处的37幢,在单元门前同样发现了一辆正飞线充电的电动三轮车。
走进37幢内,车库外的公共区域停放了4辆电动车,其中两辆正在充电,而充电的插座甚至直接安装在了库门外,令人匪夷所思。
“难道只有起火造成人员伤亡才会重视这个问题吗?!”一位路过的小区居民向记者抱怨道,称很多居民都非常痛恨这种飞线充电行为,也知道有安全隐患,但多次反映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记者电话采访了昌盛社区的工作人员,她表示社区其实每年都有接到类似的反映电话,也多次联合物业在小区里进行上门科普宣传,但是收效甚微。
当记者问起可否在小区内建立集中充电区时,工作人员也很为难,“前期我们在小区内部进行选址,也找不到比较合适的位置。现在我们在小区外建造了一处充电区,但是选择来充电的居民非常少。因为这个小区比较老,居住的大都是老年人,好多户家里都不止一辆电动车,小车库停不下就都会把车停在楼道内充电,确实也很危险。”
记者在走访多个拥有车库的老旧小区后,发现这类问题非常普遍,是为通病。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多个社区都表示由于规划问题无从下手。
高层小区新建改建充电区
集中充电安全吗?
2022年5月,嘉兴新闻《禾城119》栏目曾经报道过,多为高层建筑楼的经开区城南街道御香苑小区存在电动车违规充电、违规停放等现象。个别业主把电动车随意停放在楼道内,有的甚至在楼道内充电,存在较大火灾风险隐患。
(2022年电视节目播出资料画面)
时隔两年,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在走访多个楼幢后,发现楼道内停车现象已基本得到根治,住宅区门厅内已无电动车停放及充电。
但在小区一处楼梯口,记者看到这里还是停着不少电动车,一旦发生火灾,安全出口将被堵死。
在小区内,记者发现这里已经建起集中充电棚,棚内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可以满足不少车辆的充电需求。“小区充电桩建设确实方便居民生活,也鼓励大家把车停在楼外空旷地,算是防范电动车火灾的有力举措。”物业工作人员表示。
但在走访过程中,也有住户表示充电棚的充电区域不大,使用起来位置紧张。“你看大家停得到处都是,下班回来稍微晚一点,基本上就没地方充电了,所以我一般都到单位去充。”该小区的一位业主说。
问及是否还有电动车能够上楼,该业主表示目前一般不会有电动车上楼,即使有也会被其他业主谴责,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都已有所提高。
此外,该小区另一位业主则认为,充电区域电动车数量太多,如果真正要消除充电隐患,难度非常大,“要是一辆电动车烧起来,这个位置可能要烧到周边50多辆电瓶车,总归还是危险的。”
(蓝光晶曜雅苑5幢门厅内停放的电动车)
随后,记者还走访了秀洲区新城街道秀湖板块蓝光晶曜雅苑、湖光秋苑等新建高层小区,发现这些小区虽然入住率不算太高,但是电动车的“入驻率”却很高。小区楼下的架空层内,电动车基本停得满满当当,更有业主将电动车直接停在了入户大厅的位置。
(湖光秋苑内有不少电动车停放在住宅下方的架空层)
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明确写道:“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但此次南京失火的地点便发生在地面架空层,并不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的范围。在嘉兴不少小区,由于气候潮湿,都会设计一个架空层用做公共空间。由于公共空间经营需要成本,架空层又一般变为停放电动车、堆放杂物的空间。
居民梁先生也向记者表达了隐忧:“我就住在架空层的正上方,这么多的电动车在架空层集中充电,万一发生事故,势必会造成‘成片’的伤害,讲不好我们家也得受牵连。”
充换电站成居民“安全焦虑”
近百只电瓶 消防隐患几何?
租住在市区港澳小区的租客刘先生向《一线》栏目反映:他所住住宅区楼下的一处门面,被改造成了电瓶充换电站,电动车电瓶日夜不停地充电,不仅噪音扰民,而且还存在消防隐患。
“你想想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充电,肯定有隐患。如果失火了,我们这个楼不是全军覆没?我感觉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刘先生向记者抱怨道。
晚上11点,在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的港澳商城一层,记者找到了这座电瓶充换电站。该换电站设施简陋,内部共有八台充换电柜,初步计算可供近百只电瓶充电。换电站的周围就是其他民房和五层的居民楼。
记者在现场发现,充换电柜因功率较大,所使用的线路都是临时依墙铺设的,私搭乱接现象严重。站内虽然设有四个小型手持灭火器,但都散落在地上,可使用性仍待考究。
“对电动车在居民楼充电都有严格处罚规定,这种装了几十块电池的充换电柜,摆在居民楼下,肯定也不合规!”刘先生说,这些充换电柜摆放前并未经过业主同意,不少业主都对此有意见。
为了解此类充换电站的消防隐患,记者联系了嘉兴市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动车电池火灾引发伤亡的,多是由于将电池带入家中或楼道充电所导致,因此充换电柜设置的本意是好的,通过集中设施,减少带回家充电可能带来的风险,目前在不少公共场所都有设置。
但消防人员也表示,这类充换电柜的设置对消防安全的要求较高,此前确实也曾经发生过起火等情况,像港澳小区这样,将设备设置在居民楼下有待商榷。“充换电柜的火灾确实是比较难扑救的,它整个发展比较迅猛,并伴随着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
电动车作为国民代步工具,还是很多人维持生计的工具,充电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而随着电动代步汽车、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安全成为住宅区内重大消防隐患之一。谁来管?怎么管?成为不少市民最大的疑问。
这两天有网友晒出,在经开区长水街道的南江公寓南区,有住户私拉电线给电动汽车充电,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对电车充电有了新的担忧。
拒绝电动车和电瓶进楼入户、飞线充电、人车同屋,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身边有电动车乱停放、乱充电现象吗?欢迎登录读嘉APP《一线》栏目提供线索。《一线》将继续追踪关注。
策划|沈炳忠 杨志勇 杨洁
审核|杨洁
责编|沈甜
文稿|沈嘉炜
编辑|沈嘉炜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平湖(港区)融媒合作中心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