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故里 “醉”美江湖·寻迹|袁花:以金庸武侠文化撬动千年古镇蝶变跃升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巫笑飞 万琳华
2024-03-10 07:108766阅读

  青青毛竹山,悠悠花溪水。1200多年前就形成集市的海宁市袁花镇,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底蕴深厚,也是文坛巨匠金庸的故里。

  1924年3月10日,金庸在这里出生,度过了13年的美好时光,也在此留下了一串串成长足迹。转眼百年,这里不仅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众富庶、营商环境优质的一方热土,也成为一个风光独特、文化灿烂、金庸武侠元素十足的“醉”美江湖。

  近年来,袁花镇不断深挖独具特色的金庸文化资源,多角度打造“金庸故里”文化名片,并以金庸文化为积淀,撬动人居环境、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及文旅产业全面发展,让这座千年古镇成为人文精神的栖息地和产业兴旺的富饶城镇。

  今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百年诞辰。金庸故里袁花今年推出重磅纪念系列活动,着力打造“‘醉’美江湖”文旅品牌,谱写“金庸故里 产业新城”新篇章。

来袁花细读金庸

遇见“醉”美江湖

  100年前,原名查良镛的金庸先生出生于袁花查家老宅。海宁查氏是当地名门望族,曾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获康熙题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金庸后来回忆童年生活时说,家中藏书颇多,家人之间非常友善文雅,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受益匪浅,是他学识渊博的重要根源。后来创业生活在香港,金庸始终不忘故乡,并将深厚的感情寄托于武侠世界,创作了15部经典的武侠巨著。

  位于今日袁花镇新袁村赫山房17号的金庸故居,是金庸出生的地方。距金庸故居约3公里的袁花镇中心小学是金庸的母校。1870年这所学校建校时叫龙山讲舍,1902年更名为海宁州龙山学堂,金庸1930年至1936年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小学时光。

  1992年12月3日下午,金庸与夫人林乐怡回到袁花时,专门来到袁花镇中心小学,了解母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以“袁小旧生 查良镛 金庸”的身份为母校挥毫题词:“重游母校,深感当年教诲恩德。”

  一代代“金迷”获悉金庸的老家在袁花后,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寻觅大侠的足迹。为了深入挖掘阐释金庸先生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给广大“金迷”带来更优的参观打卡体验,同时更好地宣传金庸文化,打造“金庸故里”文化名片,袁花镇于去年全面启动金庸故居提升工程。今年3月初,金庸故居内部展陈及外部环境提升工程竣工,3月8日试开馆,3月12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本次展陈搜集了与金庸相关的大量一手珍贵资料,如手稿、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等,很多资料都是首次公开展示。

  走进今日的袁花镇中心小学,金庸先生的余晖仍在。学校食堂前的金庸文化广场两旁,分别坐落着名字取自《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的试剑亭、正气轩;四周竖立着14个小栅栏,展示的正是14部金庸武侠小说的情节。

  在金庸文化广场中央的巨石上,金庸先生当年的题词闪闪发光。巨石旁的“一书一剑”两个雕塑,来源于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寓意“文武双全”,也暗含对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的期许……

  夕阳西下,金庸“大师兄”仍陪着一批又一批心怀“侠义”的孩童成为“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材;而一拨又一拨专程到访袁花的“金迷”,也在细读金庸生平,寻觅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江湖传说中,遇到心中的“醉”美江湖。

三大组团联动

展现金庸故里新形象

  粉墙黛瓦,翰墨书香,民居古韵悠然,尽显人文、生态之美……在金庸故居漫步,不仅是一场建筑美学之旅,更是一场武侠文化之旅。这里不仅留下了“大侠”美好的童年时光、求索的成长足迹,也传承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印记,成为“金学”研究的根脉地、查氏文化的传承地。

  近些年,金庸故居及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今年,袁花镇以金庸故里组团提升改造为抓手,联动开展金庸故居组团标杆样板行动、神仙湖组团迭代提升行动、城隍山组团系统重塑行动三大组团行动,向“打造‘醉’美江湖文旅品牌上实现全新跃升”“最大程度地擦亮神仙湖组团生态底色”和“全面展现金庸故里新形象”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已经完成的金庸故居内部展陈改造提升,分‘居’和‘展’两部分,重在复原当年相关场景,增强生活性。以‘文心侠骨赤子情——金庸的故事’为主题,利用现代展陈方式,全新布展设计,强化展出内容权威性和全面性、展陈方式互动性,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金学’研究者、‘金迷’必到之地。”据袁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完成金庸故居外部环境整治提升,新建广场和停车场,完成道路及周边绿化改造提升。

  在金庸故居组团标杆样板行动中,袁花镇还将启动金庸故居组团规划建设,以“世界的金庸 金庸的世界”为主题,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复建金庸故居四五进及西花园,新建金庸故里文化客厅、万博园(泛文化博物馆)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1月18日上午,在由废弃矿坑华丽转身的神仙湖畔,袁花镇神仙湖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作为金庸先生的家乡,袁花在神仙湖综合整治提升中高度重视文化元素的融入,深入挖掘神仙湖周边的历史文化底蕴,策划以“神仙侠侣”为主题的神仙湖生态组团,与以“金庸武侠世界+水墨乡村”为主题的金庸故居组团、以“袁花古镇”为主题的城隍山组团交相呼应,串联特色线路,全面打响“ ‘醉’美江湖”品牌。

  “在城隍山组团系统重塑行动中,我们将以城镇有机更新为抓手,深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构建现代化城镇新界面。”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金庸百年

打造文旅品牌

  “山河无故人,江湖依旧在。”袁花在不断打造金庸故里新形象的同时,也通过多姿多彩的系列活动,引五湖四海的“侠客”到金庸故里看传奇人生,读武侠精神,品“醉”美江湖,从而加快了打造“‘醉’美江湖”文旅IP的步伐。

  今年1月13日,由袁花镇携手书法报社、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文联举办的首届金庸武侠经典诗词主题创作书法展作品终评活动,引起了一场书法界的“华山论剑”。此次活动以金庸最具乡土情结的5部武侠小说中的自作诗词为创作内容,向全国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征稿,收到投稿2000余件,有676件入围终评,评选出入展作品100件,于3月8日在海宁市政府会议中心大厅开始展览。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富有传统文化气息,尤其是每部小说中的自作诗词,立意妥帖、格调高雅,形成了‘武戏文唱’的特点。”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袁花联合有关方面举办这场活动,致力于发挥金庸故里优势和金庸文化学会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庸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挖掘阐释金庸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传承金庸先生绵延的家国情怀,助推“金庸故里 产业新城”建设。

  此外,由海宁市文联和袁花镇共同策划制作的绘本《遇见少年金庸》正式出版;由海宁皮影戏艺术团打造的表现童年金庸生活的原创皮影戏《金庸》,也于3月6日在袁花谈桥小学首演;3月10日晚,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主题晚会在金庸故居前广场举行;3月12日,还将举办格外精彩的金庸故居开放仪式暨在海宁读金庸分享会……

  为塑造金庸故里新形象,擘画产业新城新篇章,一系列重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1月30日,与金庸故居遥相呼应的新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241.96平方米,其地面一层北侧将新建8泳道25米标准恒温泳池,南侧为查氏文化展厅、儿童亲子游乐活动区等……”袁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袁花打造“金庸故里 产业新城”的关键一环,建成后既能满足省级武术比赛等各类大型赛事要求,又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发挥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要高质量做好金庸文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驱动的文章,全方位开展金庸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弘扬金庸先生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并以金庸文化带动袁花查氏文化及其他名人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袁花还将以“龙腾万里”的志向、“画龙点睛”的智慧、“龙马精神”的状态,以独特的金庸武侠文化积淀撬动千年古镇全面发展蝶变跃升,奋力谱写“金庸故里 产业新城”袁花新篇章,吸引更多的“金迷”来金庸故里,游“醉”美江湖!

图片由海宁袁花提供
编辑:余婷婷
责编:谭罗敏

推荐专题

金庸故里 “醉”美江湖

我说两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