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之道,调摄起居食饮劳作情志之术,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养生财富。
即日起,嘉兴市中医医院联合读嘉·健康频道推出“读嘉健康·节气养生”系列策划,传承中华养生智慧,细数四时阴阳变化之理,晓喻节气养生宜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蝶恋花·谷雨
人间四月风吹絮,野野萍聚①,鸣鸠拂其羽①。
戴胜降桑育蚕蚁①,土膏脉动②谷苗绿。
花开荼靡水流去,潇潇暮雨,满山子规啼。
红紫妆林花香溢,春满③弄晴泛涟漪。
注:①谷雨三候分别为:一候萍始生,萍与水面相平,故名萍。浮萍根须垂于水中,浮萍繁殖,随水漂浮,从中医取象比类的角度看,浮于水表的浮萍,其作用趋势是走表的。又因为它出于水而着水不湿,故能治水湿之病,具有发汗利水的功效;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布谷”一名,正是源自它的叫声。鸟鸣“布谷”,似乎在催人播谷;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因其头耸羽冠状,如戴花胜,故名戴胜。“蚕月桑叶青”,谷雨所在的阳春三月也称“蚕月”。此时戴胜出没于桑林,说明桑树开始枝繁叶茂了。蚕以桑叶为食,所以在谷雨节气,人们开始养蚕了。
②土膏脉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③春满: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故称之春满。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传说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时节。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当一粒谷子与一滴雨水心有灵犀的相遇,谷雨,因其散发着稻香的湿润,使其成为了最富有乡土气息的节气。在牡丹盛开的斜坡,在嫩茶新出的沟谷,在布谷鸟的吟唱中,农桑稼穑,开始了。谷雨,施施然的,播种希望,温润芬芳,耕耘美丽,饱满清香,谢幕繁春,礼赞大地。
谷雨,是春天留下的最后的惊鸿一瞥。在城内外,洁白的柳絮踏风飞舞,国色天香的牡丹沉醉盛艳;在乡野间,春雨填满了塘渠,斜阳落照在暖风里,清新的旷野中传来阵阵悠远的杜鹃鸣啼。是到了该和春天作别的时候了,谷雨用尽全身气力,捧出了她珍藏了一季的惊喜,用修长的手臂,将满眼春色深情地揽在了怀里。
让我们在春天最后那次回眸的注视下,带着春日的芳华,铆足力气,向着夏日的热烈蓬勃微笑进发。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时节,寒冷的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加之降水充沛,有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是农民播种移苗的关键时期。对人体而言,则是养肝护肝、调养脾胃的关键时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载有:“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即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均由脾所主。谷雨正值脾主之时,此时应重视健运脾胃,可为潮湿炎热的夏季打好基础。
一、起居养生——春捂有度防湿邪
谷雨节气,应继续遵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春三月的睡眠原则“夜卧早起”,此时昼渐长,夜渐短,故可适当地晚点睡,早点起。早起的原则即跟着太阳走,早醒后必须起床,要站起来,让督脉立起,走动起来,接收天地之气。
此期嘉兴已入汛,降雨将增多,且水乡禾城水网密布,湿气较重。因此,注意开窗通风,多晒太阳,需防“湿邪”侵袭伤身。谷雨过后气温虽已逐渐升高,仍与夏季不同,不宜过早穿着短衣短裤,这时“春捂”也是有技巧的。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若春捂太过则易诱发“春火”。可以随身备好薄外套,早晚天凉或阴雨天随时增减。
二、饮食养生——调和肝脾饮春茶
谷雨时节临近夏天,肝脾两脏正处于相对旺盛的时期,易出现肝火亢盛、肝脾不调、肝热脾湿,产生如烦躁易怒、口苦口黏、小便黄浊、大便粘滞、睡眠不安等症。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减少食用辛辣、黏腻食物,宜多食新鲜蔬菜,如蒲公英、菠菜、香椿、荠菜、黄瓜等,这些蔬菜具有凉血清肝、清热解毒、通利二便等功效。
由于空气湿度增大,还需增加甘淡健脾祛湿食物的摄入,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茯苓、白扁豆、鲫鱼等,同时避免过早食用冷饮,否则将损伤脾胃,引起脾胃不适。民间早有谚语:“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
清明至谷雨节气期间,还有那总让人心心念念的一口茶。经过雨水的滋润,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唐代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中有提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巧妙地用茶来解酒、提神、疗消渴。清代食饮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提及茶的功效:“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因此,适当饮用绿茶益处良多,不过脾胃虚寒的人可不要贪杯哦。
三、运动养生——融入自然走谷雨
谷雨时节民间有“走谷雨”的习俗,即三五成群外出走走,与自然融合,相传有强身健体,驱走百病的效果。因此这个时节应多至户外走动,进行运动,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可以在天气晴好时选择快走、慢跑、登山、太极、瑜伽等运动方式。运动后及时将汗水擦干,在避风处增减衣物,减少吹风受凉,避免淋雨。
四、情志养生——花丛漫步心舒畅
民间有俗语:“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谷雨后三天牡丹盛放正当时,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除了牡丹,此时还有杜鹃、郁金香、薰衣草、美人蕉等宜人花卉盛放。赏花可以疏肝理气,生发阳气。不如趁机步入繁花之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让心情翩然起舞。
五、穴位养生——艾灸祛湿经络通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容易引发风湿骨痛,但这个时间点也是阳气升发的时段,这时艾灸,可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
中脘穴:中脘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是胃经募穴,六腑之会。与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肺经、肝经、任脉均有关联。艾灸中脘可以健脾养胃,促进水湿的运化。时常按摩此穴,也能疏肝和胃、健脾利湿、增强气血运行,还能很好地预防风湿病。
阴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是祛湿大穴,可以健脾以达到祛除湿气、浊气的作用。艾灸阴陵泉,则可以在扶持脾阳的基础上,更好地运脾化湿。
六、养生药膳
苡仁鲫鱼化湿汤
材料:鲫鱼1条,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淮山15克、砂仁10克,生姜、植物油、料酒、盐适量。
做法:将鲫鱼洗净,去除鱼鳞内脏,薏苡仁、砂仁、淮山、赤小豆洗净,赤小豆清水浸泡30分钟;生姜洗净切丝备用;先将鲫鱼两面煎至微黄,加入1勺料酒去除腥味,加入适量清水,将其放入砂锅内,然后加入薏苡仁、砂仁、淮山、赤小豆,还有切好的姜丝,中火烧开,撇去汤上浮沫,文火继续熬煮40分钟,加入调味盐,即可出锅。
功效:健脾利湿,醒脾开胃。
芡实冬瓜老鸭汤
材料 :芡实30克、陈皮6克,鸭肉、带皮冬瓜各250克,生姜、精盐、胡椒粉、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芡实、陈皮加适量清水浸半小时备用。将鸭肉去皮去脂肪洗净,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略炒,然后加入芡实、陈皮、精盐、胡椒粉,加适量水煮汤,煮约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理气化痰。
七、养生茶饮
材料:绿茶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
方法:每日1剂,加适量清水煮沸后代茶饮。
功效:醒脾清热祛湿。
八、养生足浴
材料:薏苡仁60克,艾叶20克,生姜5片。
方法: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半小时,放凉或兑入冷水至40℃左右后泡脚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散寒通经。
九、养生功法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相传为道教养生家陈抟老祖陈希夷所创,又称为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图、四时坐功却病图、却病延年动功等。有关它的最早文献记录为明代署名铁峰居士所撰《保生心鉴》一书,后世众多养生书籍《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纷纷收录,并编入清朝皇家的《四库全书》,得以广泛流传。
谷雨托掌须弥式:盘坐,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弯曲成直角,前臂平举在胸前,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胸,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此法适合每天睡前或晨起练习,可防治脾胃痞块瘀血、目黄、鼻衄、颌颊肿痛、肘臂外侧肿痛、掌心热等症。
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科室现开设有治未病科、治未病(针灸)、治未病(推拿)、治未病(阳康)、治未病(肿瘤)、节气养生门诊、治未病(城东院区)7个专科门诊。现有专职医务人员9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有嘉兴市卫生职业技术标兵、嘉兴市卫生职业技术能手各1名,嘉兴市中医新苗3名、嘉兴大学讲师1名、嘉兴良匠培养人才1名。
科室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未病调养、病中治疗、病后康复服务。坚持传统中医的四诊合参、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利用名医和专家作为专业技术支撑,运用相关中医诊断仪器,结合现代医学和设备检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疾病防治体系,为广大百姓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同时运用针刺、艾灸、火罐、三伏贴、推拿、刮痧、理疗、熏蒸、膏方、药膳、茶饮等中医传统疗法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颈肩腰痛、肥胖、失眠、疲劳状态等进行养生干预,以达到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目的。科室重视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立项7项、厅局级9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先后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嘉兴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立项教学类课题2项,开设了中医教学门诊,每年接收来自各级医院的进修医师十余名,每年带教住培医师、实习生、见习生数百人次。
地址:嘉兴市中医医院9号楼2楼
科室电话:0573-82078912
相关链接: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①|“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③|“春雷乍动惊蛰虫,桃灼其华草木葱”,惊蛰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④|“昼夜均,寒暑平,上下天光碧万顷”,春分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⑤|“一念清明祭先宗,慎终追远思念浓”,清明节气养生九要点
监制:怀小峰 张奎超
策划:高锦洁 袁正 沈萍
文字: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管志敏 陈慧敏
出品:向北战队
编辑:曹雅严
责编:袁正
审核:张奎超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