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⑦|“山林雨歇云初晴,风暖人间日光盈”,立夏节气养生九要点
2024-05-05 07:301.4万阅读

  编者按:《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之道,调摄起居食饮劳作情志之术,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养生财富。

  即日起,嘉兴市中医医院联合读嘉·健康频道推出“读嘉健康·节气养生”系列策划,传承中华养生智慧,细数四时阴阳变化之理,晓喻节气养生宜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渔家傲·立夏

斗转东南蝼蝈鸣①,地龙感阳掘土行①。

小荷露角立蜻蜓。映纤影。

王瓜藤蔓攀缘径①。

山林雨歇云初晴,风暖人间日光盈。

绿阴新染醉浮萍。水波清。

夏浅胜春②万物欣。

  注:①立夏三候分别为:一候蝼蝈鸣,蝼蝈,小虫,一名蝼蛄,一名硕鼠,一名螜;《淮南子》曰:“蝼蝈鸣,蚯蚓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hú)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复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阴物,感阳气而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玄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

  ②夏浅胜春:引用宋代陆游的《初夏》中的诗句:“古来江左多佳句,夏浅胜春最可人”。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者,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由是,立夏,摇身一变,成为了万物的“成人礼”。

  春芳远,夏伊始。时至立夏,万物并秀,告别了在春生时的呆萌,未及秋黄的萧瑟,更无寒冬的苦冷。四季如若只立夏,仿若人生如初见。一切,美的恰到好处,就连陆游,也不由得惊叹:夏浅胜春最可人。

  一声蝉鸣,不等春天暖透,便把夏天叫醒,告诉她,去和风情万种的春天,作最后的一次告别;一片蛙声,不等炎热张扬,便为她鼓掌歌唱,告诉她,快同天地的浅香淡暖,来一次亲密的握手,一起为万物的肆意生长,鼓劲喝彩。

  希望,是立夏羞于表达的美。远春在且走且回头,浅夏不由的也在且行且回望,依依不舍的作别,使天气温暖柔软绵长,万物在和畅的气韵中,满怀希望。这样的时光,风暖人间草木香,恰似一汪清泉,明媚通透,淙淙流淌。

  五月浅夏,用不烦不躁的温暖告诉我们,静下来,让绿色的希望盈满心房,不断地,追梦向上。

  夏三月伊始,阳气通过一个春季的生发,开始进入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点,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基本原则,此时养生重在养护人体阳气,特别是阳虚体质的人群,更要顺应节气来平衡五脏的阴阳。《素问·六节藏象论》还提及:“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通于夏气。”夏气与心相通,因此夏季养心也是重点。



一、起居养生——夜卧早起有讲究

  夏日昼长夜短,故人也可以晚睡早起。但多晚是晚,多早算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将时针回拨至《内经》时代。那时候,判断早和晚的主要参照物是太阳。以嘉兴为例,早晨五点多天始亮,晚上将近七点天渐黑。故夏日的早当在早晨五点多,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就该起床了;晚上七点前后天黑,收工回家后吃个晚饭,洗漱一下将近九点,故这个“夜卧”时间大概在晚上九点左右。

  另外,从经络角度看,晚上九点是三焦经、胆经循行当令之时,套用现在时髦的话语来说,这两条经络的主要作用为“排毒解毒”,在这个时间段入睡,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当然,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器的使用,白昼被人为地延长,九点入睡的人少之又少,但不论怎样,晚睡不应晚于十一点。

  

二、饮食养生——省苦增辛莫贪凉

  春季的饮食原则是增甘护脾以防肝木乘脾土,减酸以不抑制肝气的疏发。到了夏季,当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夏季应心,苦味食物会助心气而抑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由于心火能够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夏季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食物来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宜夏多食辛。生姜为辛味之一,尤宜夏季食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阳气开始浮于表,脏腑的阳气逐渐显得不足,这时不要贪图阴凉,要少食寒凉之物,少吹空调冷气,以免造成寒气入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

  在立夏当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等,民间有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和绿豆这五色豆和白粳米一同搅拌,煮成“五色饭”,俗称“立夏饭”。有些地方谓之“五头”,意为长辈、夫、妻、子、女俱全,取全家安康幸福,五谷丰登之意。鸡蛋象征圆满,民间还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zhù)夏”(疰夏,指因感暑热之气,老幼体弱者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的症状)的说法,寓意消灾祈福,消暑祛病。

  

三、运动养生——无厌于日当汗出

  初夏时节,阳光正好,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沐浴阳光,以助养阳气。厌(厭)是厌恶、讨厌的意思。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外散,人体顺应这种气候特点,毛孔张开,容易出汗,所以夏天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该出汗的时候就要出汗。出汗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有效途径,此时不宜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错失最佳的排汗排毒时机。

  游泳、骑自行车、健步走、登山和垂钓都是适合夏季的户外运动方式。运动时避开正午最热的时间,适当汗出能让身体里的阳气舒展、升发,精力倍增。

  

四、情志养生——使志无怒平心气

  心属火,与夏气相通,夏天心气偏亢,易出现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表现。通过早起可以助阳气升发,预防阳气郁结,郁则生怒,烦躁不安,还会化火为害,出现口腔溃疡、湿疹、痤疮、眼睛干痒红肿等不适。注意调整情绪,宁神静心,切忌大悲大喜,耗伤心气。现代医学认为,过分紧张、悲伤、暴怒等情绪刺激,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发作。

  

五、穴位养生——温通心脉护心阳

  从春夏之交的立夏节气开始,穴位养生要关注心脏,以温通心脉为原则。可选择按揉或艾灸内关、膻中、关元穴(关元穴参考春分篇)。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

内关_202412270850_39061 1.jpg

  膻中穴:任脉腧穴,为心包经的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四海之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具有宽胸理气、降气化痰的功效。

膻中_202412270851_13305 1.jpg

  在立夏时节按揉或艾灸上述穴位,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且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六、养生药膳

  荷豆陈皮麻鸭汤

  材料:荷叶(鲜)5克,白扁豆5克,陈皮5克,净麻鸭100克,净鲜藕30克,净金华火腿20克。

  做法:麻鸭切块后用开水烫煮后捞起备用;鲜藕去外皮,切成滚刀块,火腿出水备用;鲜荷叶洗净,切成方形,用开水烫过迅速入冰水浸泡;白扁豆洗净,开水浸泡至软,陈皮浸软切丝。在砂锅内加清水烧开,加入鸭块、藕、火腿、荷叶、白扁豆、陈皮、姜片等食材,烧开后加入酱油、白胡椒粉、白酒、盐等调料,去浮沫,改小火,盖好盖子,炖60分钟至鸭肉脱骨后出锅。

  功效: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健脾利湿,行气和胃。


  笋丁立夏饭

  材料:春笋80克,咸肉80克,蚕豆、豌豆、玉米粒、胡萝卜、糯米各50克,大米150克,姜、葱、油、盐适量。

  做法:大米、糯米洗净,浸泡1小时;去皮蚕豆、豌豆、玉米粒洗净备用;春笋焯水后与胡萝卜、咸肉切丁备用。咸肉丁放入锅中小火煸炒至表面金黄,加入蚕豆、豌豆翻炒至变色,再加入玉米粒、春笋丁、胡萝卜丁翻炒片刻后备用。大米、糯米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食用油,加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粒将熟,加入翻炒好的食材,继续小火焖煮10分钟,加入葱姜、油盐调味拌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益肺脾。

  

七、养生茶饮

  材料:炙甘草10克,淮小麦15克,大枣5枚(掰开)。

  方法:每日1剂,加适量清水煮沸后代茶饮。

  功效:养心安神。

  

八、养生足浴

  材料:艾叶15克,生姜30克,花椒15克,藿香叶15克。

  方法: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半小时,放凉或兑入冷水至40℃左右后泡脚15分钟即可。

  功效:温阳散寒,祛湿防暑。

  

九、养生功法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相传为道教养生家陈抟老祖陈希夷所创,又称为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图、四时坐功却病图、却病延年动功等。有关它的最早文献记录为明代署名铁峰居士所撰《保生心鉴》一书,后世众多养生书籍《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纷纷收录,并编入清朝皇家的《四库全书》,得以广泛流传。

  立夏足运太极式:一腿盘坐,一腿弯曲屈膝,闭目调息,动作中两手交叉相握,抱住踞腿的膝下,向身体尽量靠拢,另一腿尽量贴于地面,两腿形成矛盾及平衡。同时,脊背伸直,从头至腰保持直立伸展,胸腹部放松。两腿交替,左右各抱膝三十五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此法适合每天晨起练习,可防治风湿留滞经络所致肿痛、臂肘挛急、手心热、嘻笑不休等症。


  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科室现开设有治未病科、治未病(针灸)、治未病(推拿)、治未病(阳康)、治未病(肿瘤)、节气养生门诊、治未病(城东院区)7个专科门诊。现有专职医务人员9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有嘉兴市卫生职业技术标兵、嘉兴市卫生职业技术能手各1名,嘉兴市中医新苗3名、嘉兴大学讲师1名、嘉兴良匠培养人才1名。

  科室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未病调养、病中治疗、病后康复服务。坚持传统中医的四诊合参、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利用名医和专家作为专业技术支撑,运用相关中医诊断仪器,结合现代医学和设备检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疾病防治体系,为广大百姓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同时运用针刺、艾灸、火罐、三伏贴、推拿、刮痧、理疗、熏蒸、膏方、药膳、茶饮等中医传统疗法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颈肩腰痛、肥胖、失眠、疲劳状态等进行养生干预,以达到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目的。科室重视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立项7项、厅局级9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先后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嘉兴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立项教学类课题2项,开设了中医教学门诊,每年接收来自各级医院的进修医师十余名,每年带教住培医师、实习生、见习生数百人次。

  地址:嘉兴市中医医院9号楼2楼

  科室电话:0573-82078912


相关链接: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①|“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③|“春雷乍动惊蛰虫,桃灼其华草木葱”,惊蛰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④|“昼夜均,寒暑平,上下天光碧万顷”,春分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⑤|“一念清明祭先宗,慎终追远思念浓”,清明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⑥|“红紫妆林花香溢,春满弄晴泛涟漪”,谷雨节气养生九要点


监制:怀小峰 张奎超
策划:高锦洁 袁正 沈萍
文字: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管志敏 陈慧敏
出品:向北战队
编辑:曹雅严
责编:袁正
审核:张奎超



评论·2
费神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5月5日
娃娃-遇见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5月5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专题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

我说两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