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⑨|“花落雨打窗,风吹麦浪沐朝阳”,芒种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新闻客户端
2024-06-05 07:307995阅读

  编者按:《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之道,调摄起居食饮劳作情志之术,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养生财富。

  即日起,嘉兴市中医医院联合读嘉·健康频道推出“读嘉健康·节气养生”系列策划,传承中华养生智慧,细数四时阴阳变化之理,晓喻节气养生宜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南乡子·芒种

江南梅子黄,应节草间生螳螂①。

伯劳初啭始鸣唱①②,夏忙,反舌语默①③寂相望。

花落雨打窗,风吹麦浪沐朝阳。

心怀热望为梦想,不茫,激昂青春题金榜④。

  注:①芒种三候分别为:一候螳螂生,芒种所在的五月对应的是姤卦,正是一阴初生的象,而螳螂正是感一阴之气而生的生物。其多在深秋之时于桑树上产卵,由此也带给了我们非常熟知的一味中药——桑螵蛸。该药经干燥处理后,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作用。因其吸收桑树之生发气,秋冬之收藏性,故而对于虚寒性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小便白浊、白带过多有很好的收摄作用。二候鵙始鸣,鵙(读音jú),学名伯劳鸟,微感阵阵阴气而鸣叫。伯劳鸟早在古时便有诸多记载,如成语“劳燕分飞”中的“劳”便指的是伯劳鸟,本指冷冬迁徙南方之离愁,后引申为各奔东西的分离之苦。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反舌鸟,又名百舌鸟、乌鸫。反舌鸟感阳而发,遇微阴反而无声也。《本草纲目》记载,百舌鸟“立春后则鸣啭不已,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这是民间通过百舌鸟来判断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的智慧所在。

  ②伯劳初啭(zhuàn):引用唐代皇甫镛《和武相公闻莺》中的诗句:“华馆沈沈曙境清,伯劳初啭月微明”。

  ③反舌语默:引用唐代张仲素《反舌无声赋》中的词句:“此反舌兮,语默有程”。

  ④激昂青春题金榜:芒种之后高考在即,故云。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反映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的节气。芒种的到来,预示着仲夏时节的开始,也预示着农民即将开始忙碌的田间劳动。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指麦、稻等有芒的作物;种,即农作物播种。芒种节气,有芒的麦子快要收获,有芒的稻子可以种植,此时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因此“芒种”亦称作“忙种”。

  晴风拂过,万木繁秀,芒种时节,南风渐起,桐阴渐长,人间大美。寻着“小满”的留白,“芒种”带着金黄的气息,快步走来。看着麦子收起最后的锋芒,随着一颗谷子的播下,希望,在这一刻种下。芒种,盛承着人间烟火。

  播种希望,耕耘美丽,憧憬未来,在一收一种间,那流淌在脖颈间的晶莹汗水,闪现着生命的光芒。

  人生路漫,唯有奋斗。追梦路上,就是在这般的“种”和“收”之间转换,只有种下希望的种子,不断潜心耕耘,才会收获丰盈。奋进的历程,是有种,才有收。耕耘好,才能收获好。

  道路决定方向,用心方能成长,人生才能不迷茫。也许,喧嚣的周遭会令人感到慌乱;或许,压力的节奏会让日子浮躁匆忙。静下来,慢下来,不焦虑时光,不菲薄迷惘,将指针拨向一个具体的、配速适当的方向,做到身忙而心明,逐梦自然不慌张。

  人生不慌忙、不迷茫,生活自闪光。


  芒种时节,阳气旺盛、暑热偏盛,雨水较多、水湿偏盛,暑热、水湿相搏,表现出了潮湿闷热的节气特点,故而在中医养生上应重在清暑祛湿、健脾养心。


一、起居养生——子午休养避秽浊

  芒种到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起居上要重视睡子午觉。子时是指晚上23:0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胆经循行之时;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是指中午11:00~13: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因此,虽说夏季要“夜卧早起”,但最好不要超过23时,中午以休息0.5~1小时的“午睡”为宜。

  芒种时节,秧绿、麦熟、果香。这时,梅子正黄,嘉禾大地也将迎来一年中的梅雨季。趁着入梅前,要做好居家的防霉工作。芒种节气恰好在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前后,古人认为“重午”五毒全出,因此有端午驱邪避毒的风俗。人们通过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以起到净化环境、辟秽防病的作用。


二、饮食养生——清暑祛湿少生冷

  芒种正值仲夏月,烈日蒸腾,又临梅雨季,闷热潮湿,苦夏难耐。此时人体阳气在表,脾胃正处于虚弱的阶段。但天越热,冷饮、冰淇淋、瓜果等寒凉食物就越受到人们追捧。夏日过食生冷,则易造成脾之阳气不足,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亦会影响胃之受纳。湿气困脾,而脾主四肢,人就会有困倦、无力、食少、恶心、脘腹胀满等。所以,可多食用薏苡仁、扁豆、苦瓜、冬瓜等清暑祛湿的食物。

  芒种节气阳气旺盛,此时先熟的籽实也带着充足的阳气。水果中有“百果之先”的樱桃,色红入心,可补心气,养心血;粮食中有新熟的麦子,可益气调中,消暑除热;豆类中有新鲜蚕豆,可健脾和胃,利湿消肿。这些食材都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但是体内有湿热、正在上火、感冒咳嗽、容易过敏人群这些食物则要少吃。


三、运动养生——户外运动宜早晚

  芒种时节早晚可以进行一些户外运动,运动后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导致阳气郁闭、寒湿内侵引起多种疾病。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运动锻炼宜适度,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喜好选择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最好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四、情志养生——忙里偷闲心不茫

  芒种节气气压低,天气闷热,这种特殊的气候变化,容易导致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焦躁。此时要调适情绪,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让生活即便忙也不慌、忙而不茫,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这样机体才能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五、穴位养生——益气养阳健脾胃

  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芒种时节到了第6胸椎处的督脉穴位——灵台穴,此时重点灸灵台穴,可起到益气补阳的功效。

  灵台穴:灵,神灵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台,停住之所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化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至阳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阳气在穴内为停住之状,故名。其功能作用为益气补阳。灵台穴又称“肺底穴”。本穴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气,与肺金之气同性,此气相对于肩胛上部的肺气而言是处于底部,故名肺底。因此,本穴位可治疗咳嗽、气喘、项强、脊痛、寒热感冒、疔疮等疾病。

灵台_202412270851_17562 1.jpg

  芒种外界气温高,而身体内环境,尤其是脾胃容易虚寒,对于夏季脾胃虚寒人群的脾虚泄泻,夏季贪凉引起的小腹冷痛等症,艾灸天枢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天指上部之气,枢指枢纽司转输。是胃经上的重要腧穴,也是大肠的募穴,该穴使清气达胃府,转浊气通肠部,故名天枢。天枢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调节便秘,也可以调节腹泻。

天枢_202412270851_19885 1.jpg



六、养生药膳

  薏米冬瓜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薏米50克,冬瓜200克,葱、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老鸭处理干净,洗净剁块;葱切段,姜切片,冬瓜洗净切块,薏米洗净。鸭肉块放入锅中煮去血水,盛出洗净。锅中倒油,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鸭肉块,加料酒去腥,炒变色后放入开水,再放入薏米炖1小时,然后放入冬瓜和盐,中火炖2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消暑祛湿。


  绿豆扁豆麦仁粥

  材料:绿豆、白扁豆各20克,小麦仁30克,大米4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白扁豆、麦仁、大米淘洗后浸泡1小时以上再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至麦仁、绿豆软糯,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解暑祛湿,健脾养心。


七、养生茶饮

  材料:西洋参3克,乌梅3枚,薏苡仁10克,佛手6克,

  饮用方法:每日1剂,加适量清水煮沸后代茶饮。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生津。


八、养生足浴

  材料:艾叶、石菖蒲各30克,佩兰、白芷、金银花各15克。

  方法: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半小时,放凉或兑入冷水至40℃左右后泡脚15分钟即可,也可用此汤沐浴、泡澡、洗头。

  功效:理气化湿祛秽。


九、养生功法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相传为道教养生家陈抟老祖陈希夷所创,又称为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图、四时坐功却病图、却病延年动功等。有关它的最早文献记录为明代署名铁峰居士所撰《保生心鉴》一书,后世众多养生书籍《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纷纷收录,并编入清朝皇家的《四库全书》,得以广泛流传。


  芒种掌托天门式:起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如托重物,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然后分别向两侧伸展,掌心向外如用力推开阻碍,双手经体侧徐徐下落。如此反复做三十五次。

  此法适合每天晨起练习,可防治腰肾蕴积虚劳,咽干,胃痛,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身热,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等症。


  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科室现开设有治未病科、治未病(针灸)、治未病(推拿)、治未病(感冒)、治未病(肿瘤)、治未病(冬病夏治)、治未病(城东院区)、节气养生门诊8个专科门诊。现有专职医生9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有嘉兴市中医新苗3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嘉兴大学讲师1名,嘉兴良匠培养对象、嘉兴市中医医院“青蓝骨干”培养对象、嘉兴市中医医院“青苗骨干”培养对象各1名。

  科室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未病调养、病中治疗、病后康复服务。坚持传统中医的四诊合参、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利用名医和专家作为专业技术支撑,运用相关中医诊断仪器,结合现代医学和设备检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疾病防治体系,为广大百姓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

  科室运用针刺、推拿、艾灸、穴位贴敷、拔罐、刮痧、内服汤药、中医药膳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在咳嗽(感染后咳嗽)、不寐(失眠)、胃脘痛(慢性胃炎)、各类结节病(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代谢病(血脂、血糖、尿酸、肥胖、脂肪肝等)、肾脏病、月经病、颈肩腰腿痛、中医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等的治未病干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制定了完整的干预治疗方案。

  科室重视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7项、厅局级10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2部。近年来先后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嘉兴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立项教学类课题2项。2019年起开设了中医教学门诊,每年接收来自各级医院的进修医师十余名,每年带教住培医师、实习生、见习生数百人次。

  科室重视中医文化的科学普及和健康知识的科普宣讲工作。近年来,科室积极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五进”工作,先后多次嘉兴市电视台、嘉兴市广电台等平台直播、录播近百期科普节目,在嘉兴日报、南湖晚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整理编辑了节气养生系列保健手册和四季养生与治未病调养系列保健手册;录制了“跟着节气学养生”系列节气养生视频;牵头为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党校)编写了《中医文化与养生》教材;在嘉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嘉兴市老年大学,开设了“乐活”中医大讲堂,进行小班化、点单式的专题知识讲座,深受离退休老干部的喜爱和欢迎。科室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聚焦中式滋补,牵头开发了住院病房专科药膳,门诊季节药膳、门诊体质茶饮,研制开发了健脾、养颜、明目、助眠四款中式茶饮,受到广大病患和消费者的好评。

  地址:嘉兴市中医医院9号楼2楼

  科室电话:0573-82078912


相关链接: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①|“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③|“春雷乍动惊蛰虫,桃灼其华草木葱”,惊蛰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④|“昼夜均,寒暑平,上下天光碧万顷”,春分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⑤|“一念清明祭先宗,慎终追远思念浓”,清明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⑥|“红紫妆林花香溢,春满弄晴泛涟漪”,谷雨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⑦|“山林雨歇云初晴,风暖人间日光盈”,立夏节气养生九要点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⑧|“麦丰待稔收,稻香清幽”,小满节气养生九要点


监制:怀小峰 张奎超
策划:高锦洁 袁正 沈萍
文字:嘉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管志敏 陈慧敏
出品:向北战队
编辑:曹雅严
责编:袁正
审核:张奎超



评论·15
135***268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6月6日
养生
135***759
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6月5日
👍
138***188
2024年6月5日
👍
读友_WSBK39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6月5日
阅读。
木子韵??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6月5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专题

读嘉健康·节气养生

我说两句…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