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新产业,新动能。记者今天从嘉善经济技术区了解到,国内碳纤维保温材料领域“黑马”——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辉新材料”)扩建项目近日投产。
项目投资约4亿元,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增扩600吨碳纤维热场材料及400吨高纯高强度碳碳复合材料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将配置国内最先进的保温固化毡流水生产线、低温纯化炉、高温纯化炉、气相沉积炉等生产设备,重点布局一、二、三代半导体热场应用领域,未来2~3年可实现碳碳复合材料应用产品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
“以前,一条流水线需要二三十名工人,未来只需一两人巡视即可生产优质产品。”在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乔晓东看来,这是企业发展中一次跨越式的成长。先进设备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产品质量稳定性上也有保障。
“星辉新材料”成立于2019年成立,专注于碳纤维保温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纯石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5年多来,企业持续推进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改造升级,经历了4次技改,企业产值翻了两番。新厂区投产后,企业总产能将跃升至2200吨,实现1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此外,在新厂区,企业还布局了新能源汽车用碳陶刹车盘、刹车片及基建建筑模具等多个应用领域。
在星辉新材料的快速成长中,嘉善国开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去年3月,在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星辉新材料与建行嘉兴行签订了2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投+贷”综合融资协议,为企业二期建设提供金融保障。
“正是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加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乔晓东有感而发,嘉善健全的人才政策体系、科技部门的周到服务等,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人才、技术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嘉善国开区的三大新兴主导产业之一。在在浙江沃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橙新能源”)生产车间,两条储能模组PACK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安装调试中,力争本月底实现投产。“这两条产线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将达到2Gwh。”公司总经理徐一尘介绍,“生产线采用了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112S的电池箱可以做到20尺标准集装箱5.4MWh容量的储能,目前同行业只能做到5MWh。”
沃橙新能源是目前全国储能厂商唯一安装了此PACK产线的储能公司,整条生产线从电芯检测到模组焊接成型都将实现全自动化。
沃橙新能源于去年11月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专注于定制化户外移动电源、家用储能电池系统、工商业储能、集装箱大型储能和储能逆变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日前,企业新研发的家用光伏储能电源已在欧洲市场拿下大量订单,生产计划排至年底,预计今年销售将达到2亿元。
“这款产品我们耗时2年进行研发,拥有10多项专利,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无需任何接线操作,使用方便。”徐一尘说,在巩固欧洲市场的同时,未来还将以尼日利亚为非洲重点市场,深度挖掘当地的日照和风能资源,为当地打造一整套覆盖光伏、风能、照明、电动自行车设不的储能系统。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链比较完整,上游的电芯厂家、下游的钣金厂家以及其他配套厂家都在附近,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徐一小表示。
产业先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提档行动、项目推进提速行动,做到“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截至目前,聚焦“3+3”主导产业已签约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同时,开发区共有27个工业项目列入2024年“365”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其中6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5个项目将于10月全部不工建设。中科冠腾、索菲亚、博纳半导体、港麟能源装备、天眸光电等近20个项目已经实现投产,全力以赴跑赢“上半场”,用实干夺取“全年红”。
图片来自嘉善国开区
编辑:郑小梅
责编:姜鹏飞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