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 | 假如朱彝尊重游大运河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苏 周伟达 许金艳
2024-06-21 10:272.3万阅读

  1674年,要过年了,客居北京的嘉兴人朱彝尊,来到京杭运河的起点潞河(今北京通州区),隔着千里运河,写下《鸳鸯湖棹歌》第一首“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这位一代文宗,一生数千诗篇,绕不开的是运河。那棹歌声声的运河水呀,载着他的乡愁。

  千里之外的家乡,运河交织四通八达的水系,犹如根根血脉,梳理着“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格局,装点着“小桥流水、烟雨人家”的风貌,培植出衣食海内“天下粮仓”的富庶,孕育着生生不息、风华绝代的文脉。

  运河千载,奔流不息。枕水而居,因“运”而兴。

  朱彝尊写下《鸳鸯湖棹歌》340年后,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凭借110公里运河河道和两个遗产点,作为27座运河城市之一,嘉兴运河,迈进“世遗”时代。

  而今又十年,若朱彝尊驾历史之舟穿越而来,重游大运河嘉兴段,又会有怎样的一番见闻呢?

【第一站】运河古城


落帆亭公园

  12000多平方米的落帆亭公园,亭台楼榭,煞是美观。朱彝尊近观假山堆叠、花木扶疏,远眺运河奔流、往来风光。

  他或许还能遇上古建筑文化学者吴齐正给他作“向导”,“落帆亭公园还建起了运河画院,已经成了文人墨客雅集和寻访古迹之地,这里还有茶室,是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他不禁想起300多年前,他夜泊落帆亭的场景:

  秋泾极望水平堤,
  历历杉青古闸西。

  夜半呕哑柔橹拨,
  亭前灯火落帆齐。

  作为古代大运河“入浙第一闸”,杉青闸曾舟楫往来,客旅云集,“南渡诸帝之称首”的宋孝宗生于杉青闸官舍。

  朱彝尊目之所及,运河之上杉青闸,运河之畔落帆亭,水运客流一派繁盛。

  半夜行船落帆、舟中灯火闪烁,依稀和今日落帆亭的灯火重合。


月河的市井烟火

  “竹垞先生(朱彝尊的号),围绕大运河,我们嘉兴提出了‘月芦文杉片区’的概念,‘月’是指月河、‘芦’是指芦席汇、‘文’是指文生修道院、‘杉’是指杉青闸。”嘉城集团总师室主任方海华说,“月芦文杉片区着力打通水路环线,加快滨河临水绿道建设,呈现运河水路生活再现的场景。进行文生修道院地块保护利用研究,打造独具嘉兴特色的区域文化集聚区。加快建设文杉公园,实现与古运河的链接。通过滨水空间、河岸文化演艺中心、文化创新中心建设等,打造成为文化交融新地标。”

  说起月河,朱彝尊谈兴大起,300多年前他的《鸳鸯湖棹歌》曾写,“父老禾兴旧馆前,香粳熟后话丰年。楼头沽酒楼外泊,半是江淮贩米船”。嘉兴北门望吴门曾名望云门,望云门建有“禾兴馆”,属于月河一带。

  那是一个丰收的秋天,禾兴馆前的运河上密密麻麻的船只中,一半是江淮一带来的贩米船。

  “竹垞先生此诗极为应景,烟火气一直是运河畔的应有气象。月河一带自古以来热闹非凡,如今月河有花鸟市场、小吃、杂货店,周末还有古玩市场,满足了人们‘逛吃逛吃’的需求。”方海华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月河和荷花堤桥南岸接起来,与月河街区作一个呼应、延续,多一些更亲民的、老百姓日常能够接受的业态,真正做到‘一汪碧水、两岸人家’的风貌。”


环城河的夜

  沿着这个话题,方海华继续向朱彝尊介绍:“除了月河之外,嘉兴还有芦席汇、梅湾街两大历史文化街区,这些以前大多是运河边上的棚户区,如今月河侧重于步行街区,芦席汇是民宿、餐饮为主,梅湾街相对更综合一些,还结合了朱生豪故居、汪胡桢故居、金九避难处等名人文化。”

  这几年,嘉兴还修缮开放了子城遗址公园,重建了古城东门春波门,打造了南湖天地,又对东塔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运河古城的文化亮点频出,竞相闪烁。

【第二站】运河古镇


时尚濮院 王振宇摄

  听说濮院时装周开启,朱彝尊也去凑了个热闹。

  当年他曾乘舟沿运河泛游,悠悠荡荡出了嘉兴城,来到濮院,借宿在濮九娘桥畔。然而这一夜,他却没有睡好,因为濮绸织机的声音搅醒了他的梦:

  春绢秋罗软胜绵,
  折枝花小样争传。
  舟移濮九娘桥宿,
  夜半鸣梭搅客眠。

  织机“织”出的是“海内争夸”的濮绸,也“织”出这个“日出万匹绸”江南巨镇。

  朱彝尊以为这就是濮院最繁华的时刻了,然而他没想到,这次重游濮院让他惊喜万分。

  这个古镇以时尚之名,让“半个娱乐圈”来打卡,要“365天永不落幕”,“中国·濮院时装周”还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人次以上。

  曾经熟悉的濮院,那些曾经的故地,装点一新,迎接着新的访客,形色各异,南腔北调,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海外来客。

  这些千里、万里之外的客人,也游历了西塘和乌镇。朱彝尊听他们聊起乌镇戏剧节、木心美术馆、西塘汉服节、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这就像当年的结社雅集。朱彝尊还记得自己写过明洪武年间鲍恂与贝琼等人在濮院西溪结社,宣德年间乌镇还有九老会。

  这几百年后的雅集真让朱彝尊大开眼界,他怎能想到,300多年前那个“长水风荷叶叶香,斜塘惯宿野鸳鸯”的小镇西塘,如今已是八方聚客的名镇了,和乌镇、濮院、盐官,一起被称为嘉兴古镇的“四大名旦”。


戏剧乌镇  杨晓东摄

  朱彝尊想起读嘉新闻客户端上看的消息——前几日召开的“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推介暨古镇旅游产品洽谈对接活动。

  嘉兴利用古镇集聚的先天优势,正将运河水系沿岸古镇串联起来,打造“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乌镇、西塘、濮院、盐官“四大名旦”为重点,长安、崇福、澉浦等18个古镇保护开发利用的“中国古镇看嘉兴”矩阵已成。

  18个古镇联袂出击,朱彝尊不禁对嘉兴古镇的未来充满期待。“文化乌镇”和西塘未来景区,正向世界级旅游景区迈进;盐官以音乐为核心,融自然、度假、人文于一体;崇福打造运河文化传承标杆和千年古城复兴的样本;濮院将运河古镇文化与特色小镇产业融合;长安坐拥世界遗产点“长安三闸”正在推进“一坝三闸”保护和历史街区修复;澉浦开展古城保护修缮。

  乌镇“水上集市”“早茶客”、西塘“樱花慢直播”、盐官“钱江大潮”等频频出圈,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成为“网红”吸引众多游客。

  如果诗友们要来游古镇,该怎么选择游览路线?

  “古镇旅游矩阵正在形成,古镇特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陆续推出。”嘉兴文旅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汪红星举例说明:可以在乌镇戏剧、西塘汉服、濮院时尚的古老与时尚碰撞中体验古镇的时尚风情;或者从王江泾,到路仲、长安等古镇,体会桥文化、河埠文化、桥闸文化等古镇桥韵风物;也可以带着他们去品尝新塍的传统小吃、乍浦的小海鲜、沈荡酱油拌饭等古镇美食风味。“最适合竹垞先生的应是新篁、路仲的金石篆刻,新仓、屠甸的书法,石门和斜桥的漫画以及王店诗词棹歌等连缀起的古镇文化艺术风华。”

  诗人经过丰子恺念兹在兹的故乡石门,来到崇福。

  走过横跨运河古道之上的司马高桥,便看到崇福城旧址和悠长悠长的横街。2021年,崇福镇启动崇福运河文化历史街区横街保护整治项目,如今被誉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

  老街由西向东,商铺熙攘。朱彝尊探访了永丰当、颐志堂、承志堂、吴滔故居、待雪楼等。

  郎牵百丈上官塘,
  客倚篷窗晚饭香。
  黄口近前休卖眼,
  船头已入语儿乡。

  这和他当年见过的那个“语儿乡”已经大相径庭。

  与白居易曾来过的“语儿乡”更是不同,白居易在给刘禹锡诗中说,“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白居易还在这两句诗下面注解说:语儿店、女坟湖,皆胜地也。

  这首诗朱彝尊肯定也读过,这唐代的胜地,当年县学、书院林立,还有浙北地区唯一现存的孔庙,而崇福千年风华的精髓,大半都浓缩在了横街里。

  三百余米的横街,烟云却有九百多年。朱彝尊不会忘记,这里也是“宋诗之路”的重要码头。


横街的夜 俞中岳摄

  从南宋的都城临安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崇福是南北必经之路,一路风尘仆仆从北而来的官吏世家,有不少选择在此处安家。

  横街的尽头就是汤汤大运河,古镇的文脉,就似运河汤汤绵绵不绝。

  崇福人从来就自豪大运河在此地“三江并流”,分为三支分别指向杭州和长安。

  “这十年,桐乡打造了‘运河+古镇’旅游模式。”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朱宏中在这条线上干了多年。过去十年,运河边的企业腾迁了不少,让两岸环境变好。他给朱彝尊介绍了运河桐乡段最大的亮色运河古镇,它们都有运河一样的气质,在流动中不断嬗变,不断续写新传奇。乌镇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杆,濮院时尚古镇七年磨一剑正式开放运营,带动时尚产业迅猛发展。

  或许再过十年,新时代的朱彝尊们再来走这条运河诗路,想必值得下笔的风景会更多。

【第三站】世遗十年


运河公园

  朱彝尊游历了浩浩嘉兴运河,约110公里的河段占中国大运河申遗河道总长十分之一以上,至今仍发挥着航运、泄洪、灌溉功能。

  悠悠文脉,依水绵延,俯仰今昔,感慨万千。

  嘉兴以入遗为起点,积极探索保护、传承与利用新模式,稳步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嘉兴出台了全国第二部地市级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嘉兴文旅局文物处处长盛杰辉给朱彝尊讲述了嘉兴如何保护传承运河文化。一系列政策制度规划相继出台,沿线有43项遗产被列入保护;强调考古前置,完成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国家试点,搭建大运河“守根护脉”应用场景。同时,持续推进嘉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子城遗址公园、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等运河文化公共空间,建成芦席汇、平湖南河头、海盐北大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44.32公里的桐乡运河,朱彝尊去过很多次,他听说当地编制《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25个重大项目将陆续铺开。桐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的俞伟斌说,“把大运河桐乡段打造成浙江省内不仅流经最长,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战略实施最好的县域样本。”


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

  站在入遗十年的节点上,嘉兴如何讲好运河故事?朱彝尊不禁与相关人士探讨起来。

  首先,摸清家底,在保护的基础上,持续研究和挖掘运河沿线遗产的文化内涵。

  对嘉兴运河文化进行基因解码,这是十年来,运河保护传承不遗余力在做的事。

  系统梳理嘉兴运河的遗产要素,摸清家底和保存现状,推出《大运河嘉兴史话》《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等一批研究成果和文艺精品。在桐乡,先后编撰《大运河丛书》和《运河古桥》《运河影像》等系列书籍,推出话剧《故事里的大运河》等。吟诗作画,妙笔生花,运河两岸的城市变得鲜活,运河文化内涵也愈加丰富。

  其次,文与旅的融合,研学与产业的对接,做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章。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文化周、濮院时装周等,都是让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的积极实践。融通古今,让老百姓不仅有身处历史的沉浸感与认同感,也有身处当下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再次,引入“主角”视角,讲好运河故事。

  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之河。嘉兴将古镇作为推动运河人文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核心引擎,形成以古城为核心,以“四大名旦”为重点的“一核四镇”运河古镇高质量发展集群。或可在“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中,量身打造几条故事线,引入“主角”视角,增强沉浸式的体验和游历。正如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研究员、欧洲城市比较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冯翔所说,“这些元素散落在空中,像一个个小气泡”,要“讲清楚,串成线,形成一个关于‘中国古镇看嘉兴’‘看什么’的有机体”。

  然后,运河沿线互通合作,联袂出击,形成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矩阵。

  运河是线状的文化带,互通合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嘉兴全域的运河沿线的资源整合。或可开辟嘉兴运河古镇游专线,上午在嘉兴月河漫步,下午在濮院看看时装表演,晚上去盐官听潮。西塘的汉服表演能否走上濮院的时装周,“南湖有戏”和乌镇戏剧节能否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做强嘉兴春秋两季的戏剧品牌。

  另一方面是嘉兴与运河沿线城市的合作。今年6月成立了古镇旅游发展联盟。下一步,嘉兴要加强与运河沿线城市合作,做好“古镇发展对话”。同时,利用好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等平台,以运河连接世界。

  最后,将运河文化融入生活场景。

  嘉兴的“月芦文杉”片区打通水路环线将传统底蕴和文商旅结合,子城片区形成现代文化消费与传统文化体验相协调的城市文化打卡地。就如陈向宏所说,“古镇应该有一连串的场景,微空间、室内空间、大空间、消费空间、休息空间、文化感受空间……场景消费是唯一能对抗线上的产品销售。”在嘉兴“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场域下,打造展示运河文化、留存历史记忆的载体集群,用好国际运河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融进时代、融入生活。

  朱彝尊沿着古老的运河,到达即将开放的盐官音乐小镇,看着潮涨潮落,期待着运河的下一个十年。


《嘉兴日报·江南周末》2024年6月21日报道

编辑:陈苏
图片:读嘉资源库(部分图片选自《我们的嘉》)
责编:戴群
审核:邓钰路

评论·83
134***139
来自浙江省2024年6月29日
6
哈利波特和扫帚一起飞
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6月27日
👍
150***644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6月23日
👍
136***268
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6月23日
点赞
Tao.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6月22日
👍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