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防汛,南湖区田头用上数字化“利器”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谢梦骑 通讯员 徐群华 薛璞
2024-06-25 18:5915.0万阅读

  梅雨季节,雨水连绵不断,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挑战。今天,记者从南湖区农水局获悉,全区已处于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区农业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时掌握水情、雨情和工情,派遣农技人员和检修人员下农村,及时应对汛情,减少降雨对农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

  每年的连续降雨都会导致水位波动加剧,水位站的动态数据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连日来,南湖区农业运管单位的技术人员已经忙碌起来,针对水利设施和监测站点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检修工作。

  今天上午,在大桥镇的步云水位站,浙江河海中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集中抢修站内的故障设备,部分设备回传的数据或有缺失,或有失真。检修完毕后,技术工人又与后台进行了确认调校。

  “水位站的部分设备受损,我们必须在汛期到来前,确保各个点位的数据传输正常。”公司的技术工人说。  

  在各地农村,辖区的农机工作人员开始对闸泵运行、堤防隐患、备用电源、物资储备、在建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摸排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区农水局组织了工作队对前期各辖区的防汛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回头看”,确保接下来的农业生产安全无虞。

  南湖区应对汛期已经装备上了数字化的“利器”,应变措施可以更加高效精准。根据覆盖全区的一套数字化实时监管系统,南湖区农业部门可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提前预排预泄,降低河道水位,为后续降雨腾出库容。

  “截至目前,全区水利工程已累计排水超过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个南湖的水量。”南湖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有效且及时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缓解了农田积水问题,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午,在位于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半墩村和高丰村加起来的千亩高标准农田里,记者注意到整片农田已经插秧完毕,农技人员到达现场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沟渠疏通情况。从负责该片高标准农田的嘉兴禾乡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口中,农技专家了解到水稻目前的情况良好,无受淹情况。

  “很感谢农技专家的关心,他们分享的一些防汛咨询很有价值,为我们制定防汛举措省了不少功夫。”嘉兴禾乡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晨宇说。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出动28个指导组,派出工作人员360余人次,检查各类水利工程、农业主体等150余个,排查并整改隐患点100余处,发布预警信息2.2万余条。

  下一步,为应对连绵不断的雨水,南湖区农业系统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更准确地预测农业灾害,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应对汛期挑战,提升信息预警能力,让农民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减少农户损失。


图片由南湖区农水局提供
编辑:徐梦倩
责编/审核:杨秀娟

我说两句…
4
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