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本土文化, 以文化润泽人心,持续擦亮“ 中国古镇看嘉兴 ”“心游嘉兴 ” 等城市文旅品牌,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 “ 画说嘉兴 ”特别策划。
“画说嘉兴”栏目由嘉兴美术馆(嘉兴画院)和文化频道共同制作,自2024年5月起陆续进行摄制。每期将邀请一位知名画家深入嘉兴古镇,画家们妙笔丹青,墨海泛舟,将嘉兴的古桥流水、古镇风韵、古佛寺的晨钟暮鼓,一一绘于纸上。观众将跟随镜头,穿梭于画中景与实景间,体验“景中品画,画中赏景”的独特韵味,感受艺术气韵与嘉兴文旅的深度融合。
今天推出第二期《初来“乍”到》,跟随画家崔秀敏一起走进平湖乍浦的山湾渔村。

乍浦,可追溯至唐朝中期,以水得名。古时嘉兴郡内东注之水会聚于此灌入海,形成“浦”的地理特征。乍浦里蒲山和外蒲山之间为“浦门”,是内地各港出入之门户,渔船经过内蒲山与外蒲山之间的浦江初来乍到见此地,因而得名“乍浦”。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镇,乍浦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巨变与文脉绵延。

山湾渔村位于浙江嘉兴平湖乍浦镇九龙山脚下,杭州湾之滨,被誉为“浙北最后一个渔村”。这里背靠汤山,面临大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景观。游客可以在此观山望海,远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雄姿,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渔村的周围,是忙碌而有序的港口景象。渔舟静泊,船身上涂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坚固耐用。大型货轮与小巧的渔船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存,共同编织着港口的繁荣与活力。

画家崔秀敏静立于江河之畔,眼前的场景给了她很大的灵感:“前面是我们古老的渔船,远处又有现代的建筑、比较当代的东西,这样的景非常有典型性。”
为了能在画布上更好的体现这种传统与当代的差异,在技法上画家崔秀敏运用了一些比较当代的色调还有肌理的技巧
随着画笔的舞动,小渔船成为了画面的主角,一艘艘深蓝色的渔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船上鲜艳的红色元素让船只跃然于画布之上,仿佛在悠闲地随波轻摇,船上的绳索、网具、甚至是随意摆放的渔具,都被她一一捕捉,细致入微地刻画在画布上。
在渔船的身后背景中,浅色的海水泛着温柔,远处的建筑物轮廓模糊,郁郁葱葱的绿色点缀其间,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不清晰的背景细节并反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画家崔秀敏眼里山湾村这些充满历史沉淀的渔船代表着旧时先民不畏艰难险阻的劳动精神,他们世代以海为家,面对风浪从不畏惧,以无畏的勇气与大海搏斗,他们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希望与梦想。
她的画中也描绘出山湾渔村的蝶变,历经岁月洗礼,以渔民精神为魂,实现了从古朴渔村到现代风貌的蝶变。如今,山湾渔村不仅保留了渔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照亮了这个小渔村前行的道路。

油画《渔村小景》
作者:崔秀敏


根据“中国古镇看嘉兴”城市品牌创建方向,结合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工作,嘉兴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发力、共建共享,进一步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品牌、做好持续引流,策划开展“我嘉新风貌”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以期用更丰富多彩的融媒体报道、更广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助力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H5云游打卡!20条共富风貌有游线重磅首发!
更多精彩,请点击”我嘉新风貌“融媒体新闻行动专栏

通讯员:黄迪
记者:叶丰
编辑:沈雅琦
审核:姚加贝






推荐专题

画说嘉兴——跟着画家游古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