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人文专访丨冷凇:微短剧何以火?如何火?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群
2024-10-11 10:262.9万阅读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媒体传播也是。从传统报纸、电视、电台等载体的内容输出,到如今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等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媒体传播逐步迭代升级。如何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如何让主旋律引领大流量?如何走好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拥抱互联网?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博导冷凇在嘉兴讲座,讲述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如何具备新媒体思维,开辟新媒体市场。

昨天,记者专访冷凇老师,听他讲述了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微短剧的思考,以及今后的发展。


冷凇:微短剧提供的是一种加速美学 


冷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博导,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撰稿。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艺样态,正成为互联网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微短剧何以火?IP又如何打造?

当前,电视媒体如何创作短视频新闻?“大家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最大的一个改革,是把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打造成短视频主播。康辉老师每天要做两分钟短视频《主播说联播》,就是讲接地气的话,讲网言网语的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新闻联播的播报体了。”冷凇认为,“地方融媒如果要做短视频的话,最重要的是要做与己相关,与利益相关的内容,比如房贷利息降了、准备金降了,这些报告政策语言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同时,他也看到了报纸的优势之处,“我特别主张向报业学习。选题、标题,还有议题,这是报业在今天的三大优势。我们总能从报纸上找到极致的或者典型的选题,有共情共鸣的议题,还有猎奇性的标题。因为短视频传播,标题是第一生产力。好的标题,有情绪,有数据。所以在我看来,其实报业转短视频的速度更快。我们未来短视频要上量的话,选题议题标题非常关键,内容是第二步,标题永远是第一生态。”

记者:如今微短剧非常火爆,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冷凇:微短剧在我看来,它更多的是一种快餐文化,你要让微短剧求厚重,我觉得这不可能,因为微短剧是轻食,它不是正餐,但是它有一种轻盈和舒畅的感觉,这是我对微短剧的一个理解。微短剧它提供的是一种加速美学,或者叫倍速美学。

大家在网上看剧的时候,有人喜欢两倍速或者1.5倍速去看,而微短剧不用你倍速了,因为直接就是倍速产品,直接就是高潮前置。微短剧的竞争是头三秒,如果前三秒竞争不过,也许这个微短剧后面可能有很深邃底蕴的优秀内容,但对不起,没有人有耐心等到这儿,这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考验,是加速美学倍速体验。

记者:您认为微短剧的优势在哪里? 

冷凇:微短剧其实是传统电视剧的碎片化与短视频化表达,具有娱乐性、剧情环环相扣等特点,是顺应碎片化与快节奏的互联网传播、视频化社会的发展的必然。

如今微短剧受到许多影视从业者及政府部门的青睐,我认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周期短、循环快。过去我们创作一部剧,经历拍摄、审核、发行等各环节,总共需要一两年,甚至三四年的时间。而微短剧创作高效率、资金循环快,能让行业快速研发试错、在摸索中调整并尝试新选题与技术手段。从市场合作层面,微短剧与政务宣传、文旅引流、产品消费都能够巧妙结合、植入,是一种能够化整为零、以小搏大的新型品类。 

记者:网络微短剧发展得风生水起,但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在您看来,有哪些微短剧值得我们学习呢? 

冷凇:有很多微短剧都值得我们借鉴。比如非遗美食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通过人生励志、社会共情和反转剧情的巧妙结合,吸引了大量观众。

作为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衍生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巧妙地将田园风格、治愈系元素与四川的美食文化相结合,通过场景植入、金句解读,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深入了解四川的美食美景。

今年,总台央视频推出的首部真人微短剧《东坡先生赶考记》开机,该剧以高考和科考为背景,通过高考生苏萧美意外穿越回北宋,与年少的苏轼、苏辙兄弟相遇的奇幻故事,巧妙地将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两个不同时空的求学经历交织在一起。不仅创意新颖独特,而且富有深意。

微短剧《超越吧!阿娟》通过温暖调性下的现实主义表达,展现了雄狮少年阿娟从动画走入现实的成长历程,热血与欢笑齐飞,映射了时下少年的精神面貌,并与“广东醒狮”文化相交融,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文化体验。接下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优质的微短剧在市场上涌现。 

记者:大家都在试水微短剧赛道,您觉得地方媒体如何开辟微短剧赛道? 

冷凇:在当今时代,“文旅” 正被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致力于为游客提供美好瞬间。

2024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像嘉兴这样的城市地方媒体,可以通过文旅景区与微短剧的融合,开辟出丰富多样的发展路径。比如以文旅关联性人物为路径,挖掘景区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或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人物,将其故事进行艺术加工。比如以景区 “奇遇” 为路径,为游客创造充满惊喜的奇幻体验。比如以文博文物 “穿越”“激活” 为路径,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比如以爱情、亲情、友情故事线为路径,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以创业追梦、门店经营、攻坚克难为路径,展现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等。 

记者:要在微短剧市场趟出一条新路,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冷凇:我常说微短剧里面的金句特别多,你要问现在融媒体中心最缺的人才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最缺的是两类人才:策划型编导和撰稿型编导。微短剧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编剧,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来编写故事,为我们娓娓道来。 

记者:在这个品牌竞争激烈的时代,要打造一个独特且有吸引力的品牌IP很重要,那您认为IP究竟是什么? 

冷凇:在我看来 IP 并无标准定义,其涵盖范围极为广泛:从一部小说到一个概念,从一个故事到一位明星,从一部电影、一部剧、一个节目到一首诗、一个非遗、一道菜,从一件文物、一首歌到一个创意、一个景点、一座文化遗产,从一个地标、一个设计到一位名人、一个名字、一个动漫形象等等,凡是具备知名度、影响力及潜在文化衍生开发价值的人类智慧结晶都可以成为IP。

编辑:戴群

责编:周伟达

审核:邓钰路


评论·75
读友_WX4900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10月12日
关注
139***722
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10月12日
读友_JE5G9W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10月12日
1895739477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10月12日
h
1775736835
来自浙江嘉兴2024年10月12日
h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