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办学110周年: 百十嘉大,新时代奋楫一流再续华章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忱 通讯员 游雪
2024-10-18 09:593.4万阅读

80309359-97e5-4bd0-b542-8192796044a1.jpg

栉风沐雨,见证沧桑过往。百十风华,孕育桃李芬芳。

今年,嘉兴大学迎来办学110周年。回望来路,弦歌不辍百十载,学校历经数易校址、几更校名,两校合并、四校融入的发展变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一次次跨越发展中,创造瞩目成果,培养栋梁之才。

积历史之厚蕴,创今朝之辉煌。站在新起点,嘉兴大学将继续向“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断进发。

截屏2024-10-18 09.36.05.png


百十风华 与时代同频共振


嘉兴大学办学起于东海之滨的宁波、兴于新安江边的建德、盛于南湖之畔的嘉兴。

1914年学校办学肇始,1978年升格大专,2000年联合升本,2023年更名大学——110年来,嘉兴大学在教育救国的浪潮中孕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成长、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跨越发展,始终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强国征程相应相求。


三地办学,辗转迁徙,教育初心一脉相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大增。

1914年,一批宁波当地有识之士深感“以宁波为商业巨埠,不可无培植商业人材之地”,于是倡议申办“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

一所百年学府由此奠基,从此弦歌不辍,诵唱至今。

1.北大路校址校门.jpg

学校在宁波办学近50年,隶属关系不断变化,校名几经更改,又经历抗战流亡办学。抗战期间,全体师生以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辗转于宁海、新昌和象山等地办学,尽显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和报国之志。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1953年,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阶段,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怀揣着坚定信念,奔赴大西北,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1960年,学校由宁波迁往建德梅城。1978年,学校接受冶金工业部和浙江省双重领导,办学层次从中专升格为大专,改校名为“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建德梅城的地理环境和办学条件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198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在嘉兴筹建“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嘉兴分校”。1987年夏天,学校本部迁址嘉兴,结束建德梅城近30年的办学。1992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下称“浙江经专”),从此在嘉兴扎下了根。

  

两校合并,四校融入,全城聚力铸就新篇

1983年,嘉兴撤地建市,各个行业都需要人才,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嘉兴高等专科学校(下称“嘉兴高专”)。

嘉兴高专成立之初,边筹建,边办学。为助力教育发展,嘉兴是全国首个开始向全社会征收教育附加费的城市,兴起了全社会捐资助学的热潮。

1985年9月,嘉兴高专首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最早只招收工民建、发酵工程和纺织工程3个专业。

1987年4月14日,浙江省教委正式批准建立嘉兴高专。学校的建立寄托着当时嘉兴五县二区300多万人民的大学梦。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条块分割、重复设置、效益不高等弊端,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进行合并重组、升格变迁成为历史必然。

2000年3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经专、嘉兴高专联合组建成立本科院校——嘉兴学院,自此,嘉兴历史上第一所本科院校横空出世。

嘉兴学院成立.jpg

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粮食干部学校四校相继融入,一所初具规模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矗立在嘉兴大地上。

嘉兴学院聚集嘉兴高等教育资源,一举跨入全省15所万人本科大学行列。


一鼓作气,内外合力,全力奋进创建大学

“明日嘉兴大学”六个大字,是学校首任名誉院长陈省身2001年来校视事时所题写。这既是一位老科学家对家乡大学的殷殷期盼,也是每一名嘉兴学院人的新梦想。

陈省身题字.png

2004年,嘉兴学院正式提出“创大”目标,并写入校党代会报告。同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协调支持嘉兴学院征地扩建,有了现在大气而典雅的梁林校区。

2007年12月20日,嘉兴市委常委会会议在嘉兴学院召开,号召全市上下要为嘉兴学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18年10月18日,嘉兴市委常委会会议在嘉兴学院又一次召开,专题研究学院建设发展问题。会议强调,要大力支持嘉兴学院以超常规速度加快发展,早日创建嘉兴大学,为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在嘉兴全市助力之下,学校自我奋发,在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办学实力,让嘉兴学院迈向嘉兴大学的脚步,一步步走得坚毅而坚实。

2023年11月,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嘉兴学院更名嘉兴大学;2024年1月18日,嘉兴大学揭牌。

多年奋斗,一朝梦圆,南湖畔、红船旁有了一所以嘉兴城市命名的大学。

截屏2024-10-18 09.40.12.png


勇担使命 与地方共生共荣


嘉兴学院更名为嘉兴大学的背后,是学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办学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如今,嘉兴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均获显著成就,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坚实的步伐,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赓续学脉 深化专业

以需求导向培养创新人才


百十嘉大,百十商科。肇始于1914年的商科教育,是嘉兴大学办学历史最久和最具广泛社会影响的学院之一。

从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到建德梅城的“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再到嘉兴“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到现在的嘉兴大学商学院,为社会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初衷一脉相承。

商学院潘煜双教授清晰记得,1987年,作为第一批搬迁到嘉兴的老师,她和一车子人,从梅城山涧驶到禾城桑田的情景。为了擦亮“嘉院会计”这块牌子,商学院教师团队并肩作战,克服了师资短缺以及行业与地方融合的重重困难。

很快,会计专业从省重点专业,到国家级特色专业,再到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嘉兴学院的会计专业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王牌专业,成为学校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13年,全省唯一经济管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商学院挂牌,成为全国50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

学院赓续百年商科学脉,始终以培养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为己任。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

截屏2024-10-18 09.42.44.png

在学校另一边,“一片杏林”已郁郁葱葱75载,同样见证了无数医学精英的成长。这些人才如今遍布各地,用他们的医术为患者带去康复与慰藉。

嘉兴大学医学院是浙北地区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四个本科专业。培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医学院一直以来的使命,而把学科建设与实操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成为学院最有力的抓手。

2019年8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成为嘉兴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双方开展紧密合作。2022年,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姚明教授牵头申报麻醉学本科专业,专门为长三角地区培养紧缺的麻醉、急危重症、疼痛诊疗人才。目前,嘉兴大学临床医学学科有200多位医护人员参与其中,医学院学生可以在医院进行理论和实操学习,让医学学科真正与医疗实践接轨。

截屏2024-10-18 09.54.55.png

今年9月2日,嘉兴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正式揭牌。这是学校与嘉兴市经开区合作办学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学校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嘉兴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附属实验学校背后,是“百年平师”的沉淀。已有107年办学历史的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前身为浙江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于1953年更名为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2000年并入嘉兴学院,2004年组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2021年成立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目前,其学前教育专业列入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截屏2024-10-18 09.53.03.png

嘉兴大学110年的深厚积淀,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强化,高水平发展的基石不断夯实。目前,学校有省级一流学科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4个ESI全球前1%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


聚才铸魂 科创赋能

以科研成果回应时代召唤


在嘉兴大学信息网络与智能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一张普通的床却暗藏玄机——在床垫下的光纤传感器,可以在无接触的情况下,连续获取心率、呼吸率、动态血压等生理信息。目前,这批传感器已经有300余套下放到市场端,为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做好市场验证,而这只是研究院众多科研成果之一。

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嘉兴大学校长陆军领衔组建信息网络与智能研究院,从电子信息与生命健康的交叉研究出发,开展数字健康研究。陆军院士认为,健康同样重在预警、重在控制,提出“0-5-5-15”社会协同健康体系的愿景目标,致力于打造“生命空间预警机”。

近年来,在陆军院士的领衔下,研究院不仅承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任务,还牵头建设全省多模态感知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电子与数字健康重点实验室、生命健康智能感知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高层级科研平台,逐渐打造出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高精尖”的良好成长环境。

截屏2024-10-18 09.54.03.png

作为红船旁的高校,嘉兴大学始终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创新创造,亦致力于红船精神的研究与传播。

19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彼时的嘉兴学院依托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政治资源和教育资源,率先组建红船精神研究团队。

2011年,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高校首家红船精神研究机构,时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吕延勤出任中心主任。

截屏2024-10-18 09.55.36.png

2013年,中心获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全国联合设立的首批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十年间,研究中心完成了“从校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从承担市级项目向承担国家级最高项目、从获得省级成果奖向获得国家级成果奖”的三大跃升。

“以红船精神研究红船精神”是吕延勤对自己和团队成员共同的要求,也是中心一路实现突破的精神内核。2018年研究中心一年内斩获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并先后出版《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等专著50余部,发表各类文章共100多篇。

多年来,嘉兴大学不断汇聚各学科领域一流人才,组建高水平科创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用行动践行高校担当,用成果回应时代召唤。目前,嘉兴大学共获得5个国家级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拥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3项,其中主持获得教育部近两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研领域的无人区,正在众多团队一步又一步的前进中开拓。


建设智库 产教融合

以高水平大学的担当服务社会发展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嘉兴大学为嘉兴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研力量。

2021年3月,“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个专注研究中国共同富裕的学术平台与研究智库。

与常规学院以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为主不同,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是以各类项目为主导,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教授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从浙江山城,到嘉兴乡村,基层的共同富裕选题都是教授们“跑”出来的。

成立以来,研究院深入开展“浙里共富”“嘉里共富”“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等特色主题的调查研究,形成涉及党建组织、收入分配、精神文明等共同富裕案例200多个,相继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国家级人才工程、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等重要成果,用理论知识为发展难题解题献策,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截屏2024-10-18 09.56.15.png

有人为共同富裕奔走,亦有人为科技创新加码。

在长三角,一条高速路因沿线城市勇于创新,成为知名的“G60科创走廊”;在嘉兴大学,一个以G60科创走廊命名的研究院正以其科研力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19年,嘉兴学院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机遇,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了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G60研究院”)。

去年,在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整零对接会暨嘉兴市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上,G60研究院发布的一批最新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亮点频现,备受现场企业青睐。

G60研究院在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的合作中,紧紧围绕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资源条件和嘉兴大学的学科及人才优势,聚集先进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等领域资源,建设了创新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共28家,其中院士领衔中心5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截屏2024-10-18 09.56.34.png

嘉兴大学坚持扎根嘉兴,积极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有一系列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并且全面开展“博士服务地方专项行动”计划,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昂首执炬 向未来不断前行


今年1月18日,在嘉兴大学揭牌之际,嘉兴市委常委会在学校梁林校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校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嘉兴大学要重整行装再出发、凝心聚力开新局,全市上下要当好“后援团”,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支持政策、汇聚各方力量,为嘉兴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嘉兴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赛道,擘画了新的发展蓝图:锚定“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定位,凝心聚力“冲‘A’、拼‘博’、创一流”

“202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达到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2030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35年,学校整体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水平。”嘉兴大学党委书记沈希信心满满。

截屏2024-10-18 09.57.05.png

目标如何达成,唯有坚守原则、创新举措、不断前行。

为此,学校提出“更加注重目标导向、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立地顶天、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开放办学”五大办学原则,向高水平大学迈进。

同时,通过“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筑基高水平大学建设、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高水平大学发展、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凝塑高水平大学特色、以高产出科学研究加速高水平大学创新、以高效益社会服务彰显高水平大学责任、以高品质校园文化涵养高水平大学精神、以高影响国际合作拓展高水平大学视野、以高标杆党的建设统领高水平大学治理”八大举措,为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走得更扎实,迈得更坚定?学校明确改革路径,以更充分的积极性、更全面的深化改革、更先进的治理体系、更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奋力在学科建设上再突破、在学位点建设上再提升、在一流大学建设上再上新台阶。

厚积百十,愈厚,愈坚;砺行卓越,愈行,愈远。

新起点再出发,昂首执炬,同向而行,走过百十年时光的嘉兴大学,正全力肩负起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在未来的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图片由嘉兴大学提供

编辑:王忱
校对:沈真真
责编:顾亦来
审核:张芬娟

我说两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