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嘉兴|跟着画家游古镇•海宁袁花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力文 王斌
2024-11-20 12:002.2万阅读

为挖掘本土文化, 以文化润泽人心,持续擦亮“ 中国古镇看嘉兴 ”“心游嘉兴 ” 等城市文旅品牌,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  “ 画说嘉兴 ”特别策划。 

  “画说嘉兴”栏目由嘉兴美术馆(嘉兴画院)和文化频道共同制作,自2024年5月起陆续进行摄制。每期将邀请一位知名画家深入嘉兴古镇,画家们妙笔丹青,墨海泛舟,将嘉兴的古桥流水、古镇风韵、古佛寺的晨钟暮鼓,一一绘于纸上。观众将跟随镜头,穿梭于画中景与实景间,体验“景中品画,画中赏景”的独特韵味,感受艺术气韵与嘉兴文旅的深度融合。

  “画说嘉兴”的最后一期,让我们一起跟随画家马学文,走进海宁袁花,感受《乡村旧时光》。

袁花有仙气儿

海宁袁花镇位于海宁的南部,古称“花溪”,拥有1200多年的历史,曾有“花溪十二景”的盛名。

如今的袁花集山、水、林、田园于一体,一汪神仙湖,波光粼粼,恍若仙境。

袁花的仙气从哪来?或许与一位侠客有关。金庸,出生在这里,于袁花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留下了一长串成长足迹。 金庸故居,白色的围墙、青灰色的砖瓦房,远远望去,仿佛能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油车堰

袁花镇的油车堰,原来叫堰上,从清朝的时候就开始有制油坊,并且榨出来的油远近闻名。

榨油坊的古韵与堰上人家的烟火交织,勾勒出一幅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中,油车堰以其“鱼米之乡、堰上人家”的设计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池塘、公园、记忆馆,每一处都承载着乡愁与记忆,让人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中,感受那份静谧与和谐。




























画·一条小路称心如意

油车堰没有高耸的塔楼,神圣的寺庙,但即使是一条乡村小路,也能让人感觉到安定。画家马学文,漫步其中,感受着秋日乡村之美。

走着,走着,发现油车堰村口这条路特别有意思。路一边是水,一边是房子,沿河蜿蜒,形状如同跟着河流,蜿蜒曲折,从上空俯瞰,如同一柄如意,这条路果真有一个好名字叫称心如意。

画家马学文决定,就画这条“如意”小路,用他的画笔,捕捉这条小路的神韵。

“我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于乡村的房子、小路,都非常有感情。”马学文感慨地说,“深秋的季节,色彩丰富,在绿色树叶中,有的老了,有的黄了。”因此,在大量树木绿叶的铺色中,他寻找着那些既有黄色,也有蓝色的调子,将秋日乡村的和谐之美定格在画布上。






















































           油画《油车堰村口》

           作者:马学文

根据“中国古镇看嘉兴”城市品牌创建方向,结合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工作,嘉兴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发力、共建共享,进一步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品牌、做好持续引流,策划开展“我嘉新风貌”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以期用更丰富多彩的融媒体报道、更广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助力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H5云游打卡!20条共富风貌游线重磅首发!

更多精彩,请点击“我嘉新风貌”融媒体新闻行动专栏

记者:曹力文 王斌

编辑:沈雅琦

审核:姚加贝


评论·1
叶翔
来自浙江省2024年11月20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专题

画说嘉兴——跟着画家游古镇

“我嘉新风貌”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专栏

我说两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