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不少是留学海外的,加大对于他们在海外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共党史。大家加把劲,这关过去,就要收尾了。”最近,由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唐艳芳教授领衔的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丛书选译工作正进入关键节点。
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2022年度重点项目,该系列丛书的编撰为期三年,参与的5名教师均为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的成员。老中青的搭配,也让整个编撰团队在工作中方向聚焦,又不乏活力。
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语言类专业面临挑战的今天,乘着时代的风帆,立足嘉兴红色文化丰厚土壤,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学术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上、在新时代外语人才培育上、在红色文化对外传播上,不断拓展着广度和深度。
向内拓:从课题研究到“教书育人”
2017年,唐艳芳刚到学校任职外国语学院院长。为拓展学科特色、凸显学科优势,他做了一番深入调研,也有了一个想法。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色文化举世瞩目。而外国语学院有良好的外语师资力量,如果组建一个研究团队,专注于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无论对自身学科的未来发展,还是地方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的雏形,在那时诞生了。“最初,我们就3个教授……”在唐艳芳的记忆中,也是在那时起,他们开始把目光更多投向红色文化。
做课题过程中,他们经常碰到需要对一些历史特定事件、专门事物进行双向互译的问题,这一工作看似简单,却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认知差异,让翻译工作变得困难重重。查阅档案、研读文献、走访了解、重温历史,为了一个准确而恰当的表达,常常要耗费大家许多精力。
随着对红色文化研究范围的拓展,日语的、朝鲜语的、法语的,学院更多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加入进来,一些感兴趣的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不断壮大。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外国语学院成立了“红色文化对外译介研究所”。
从嘉兴发出,这些年,团队积极开展中国红色文化资源译介研究工作,成果日渐显著,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欧美渠道译介活动研究》等市厅级科研项目17项,出版有关红色文化译介和文化传播的专著译著12部,完成各类课题25项。
学术团队不断发展,学科建设也颇有成效。在团队成员的积极协作下,历时两年,外国语学院的特色红色文化课程“外语讲党史”校本课程出炉了,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今的百年发展故事。去年,相关线上和线下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学院学生极大关注。另一边,由团队成员参与研发的全英文特色地方文化课程“五彩嘉兴”,也在留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还有望向嘉兴大学全体在校生开设公共选修课。
“嘉兴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留学生。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感受嘉兴,也更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到一个更为生动的中国。”团队成员、青年骨干教师侯飞说。当前,在团队持续发力下,学院正积极构建以红色文化和嘉兴地方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育人模式,将知识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养成、能力提升相融合。他们也会持续用心培育特色课程,让更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走好当下、赢得未来。
向外延:从单一翻译到“百花齐放”
做好校内文章的同时,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也走上了积极向外传播红色文化、用心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这些年,团队受邀去南湖革命纪念馆做双语翻译的学生志愿者特别多。2017年12月,学校专门组织学生编排了红色话剧《初心》,从校内一路演到国内各大舞台。为拓展更多受众群体,团队的鲁俊丰、罗国华老师专门为这个话剧进行了全英文的字幕翻译。正是从那时开始,团队在服务社会方面有了新突破。
2020年,《大浪淘沙》剧组通过嘉兴相关部门找到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希望团队成员可以为他们的外国演员做好精确的剧本翻译工作。“本以为一两天就能完成,没想到翻了半年之久。”让接手的肖欢教授始料不及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翻译活,需要配合剧本持续更新,随时随地开展再创作,“当时剧中有俄国人、德国人,要把他们的剧情和历史做好精准对接,又不乏语言年代感,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去比对研究。关键要得急,今天新写的剧本出来了,明天就开拍,你不得不加班加点去翻译,工作到半夜也要译出来。”这段经历,让肖欢对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有了更多思考,语料库的积累非常重要。
2021年时值建党百年,团队负责人唐艳芳接到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受邀前往全国多所高校开讲外语党课“从南湖到西柏坡”。江苏、上海、广东、山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有些行程实在来不及的,就排线上课。“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那一场,进去就看到会场上乌压压坐满了人,都是学校师生。会场坐不下的,学校还开了直播,让学生网上看,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互动也非常好。”尽管一场下来口干舌燥,但是唐艳芳心底那份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做的探索是有意义的,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很重要。”
2022年暑期,林可乐、成锴等5名外国语学院学生有幸担任了“大系”嘉兴特展双语讲解志愿者,受到嘉兴市委宣传部的书面表扬。去年,林可乐、成锴又奔赴中国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做双语讲解志愿者。团队中的两名党员教师担任了他们的指导教师,潜心为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助力讲好“大系”故事、嘉兴故事,做好嘉兴“两个文化”的宣讲员。
从单一翻译到多向发展,多年沉淀,让外国语学院“红色文化外译”团队有了更多底气。通过把专业优势化为“红色引擎”,他们开发并建成了600万词汇的《多语多功能特色语料库》,收录语料包括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英语翻译、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及其英语译文等近30个学科英汉、汉英双语术语50万条。
如今,团队所在的党委还入选了第三批浙江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团队所在的学院成功获批翻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党建统领下,团队会再接再厉,聚焦主责主业,厚植家国情怀,立足专业根本,彰显育人特色,逐步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红色文化外译”特色品牌,用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外语人才,持续做好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工作。
编辑:杨茜
校对:闻心玥
责编:李晓钰
审核:张芬娟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