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学院教师带学生“玩”转建筑竞赛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忱 通讯员 叶丰收
2025-01-09 13:367627阅读

“把一件事做好不难,但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却不容易。”嘉兴南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自从2014年入校以来,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并且还准备继续坚持。这位老师就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任教师朱成,他10年来坚持的事,就是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把专业比赛融入日常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毕业时已初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

“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的专业性比赛并不多,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A2类省级竞赛,也是建筑领域普遍认可的学生团队赛。2014年我接到指导学生参加这项比赛的任务后,这些年就一直没间断过。”朱成拿着学生当时为了参赛制作的作品模型说。

image.png

 

以赛促学,用理论联系实际

带学生参加这个比赛,也出过不少成绩,拿过省级一等奖,其他奖项更多。但朱成说,对学生来说,拿奖不是目的。这个比赛,从筹备、组队、制作等,是学生在专业上一次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

“比赛每年都有一个建筑实物主题,比如公铁两用桥、立体停车场、观景台等,今年则是摩天轮。”朱成介绍,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对土木工程概论和结构力学这两门课最好的知识应用。

朱成一边说一边演示,比如讲桥梁的受力,学生按比赛要求制作出桥梁,然后参加受力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力范围是怎样的,地震时哪里最有可能被破坏就一目了然。带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朱成发现这样的体验比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效果好太多,于是他就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10年。

“我跟学生说,你们参加这个比赛,竞争是很激烈的,不要只想着能拿好名次,而是要从我应该怎么准备、搜集哪些材料、应该怎样分工协作、怎样表达观点等等,这个过程才是收获最大的,至于比赛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朱成说,参加这样级别的比赛,带着学生见世面,能让学生现场看到差距,学到其他学校优秀同学的拼搏精神。

但朱成没跟参赛同学们说,每次看到大家将作品完整呈现出来,他的内心都非常激动。

image.png


持续跟进,自始至终陪伴学生

“建筑类比赛的准备周期紧,成本比较大。”朱成说,像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每年3月前后公布比赛主题和规则,5月份举行决赛。

为了选拔出优秀的队伍参加省赛,朱成会到各个班级进行比赛宣讲,然后牵头组织校内赛,通过选拔选出两组参加省赛的队伍。学生们为了准备比赛,一个周期内要制作几十个一样的参赛作品模型,不停通过模拟实验,对模型进行完善。

“他们自己应该也很有成就感,看到小小的竹片组成的结构,甚至可以承受两个成年人的重量,学生们觉得努力没有白费。”朱成说,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不是组织宣讲再参加个选拔赛选出两支队伍就完成任务了,带队老师要负责采购相关比赛材料、仪器,还要持续跟进进行作品打磨。

学生参赛不能影响上课的,作品模型都放在周末制作。制作作品模型时会有很多需要现场解决的问题,朱成只好放弃周末时间,来陪学生打磨作品。有的学生很认真,会通宵做作品模型,作品模型出来后他们就期盼着第一时间进行模拟,每次接到学生电话,朱成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学校辅助模拟。

对面前的参赛作品模型,朱成如数家珍,“这个竹片采购就要1.15元一根,一个作品加上底座要花百把块,学生一个参赛周期要做几十个一样的模型。学校在这块的支出还是不小的,但是学生能获得成长,就值得。




编辑:王忱
校对:沈真真
责编:顾亦来
审核:张芬娟

我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