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盐县两会的圆满落幕,一股崭新的发展动力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悄然凝聚。两会不仅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时刻,更是激发全县上下团结奋进、共创辉煌的精神动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盐动力满满,蓄势待发。2月21日起,读嘉APP推出“县在出发·盐动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海盐县两会圆满落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海盐文旅事业繁荣发展,旅游品质提升,品牌IP持续擦亮。
随着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沈荡深挖自身特色,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酿造文化,成功搭上了文旅融合这班快车,从岁月深处走来,成功 “出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门打卡地。
通过深挖文化、创新业态、优化服务,沈荡抖落了历史的陈尘,解锁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style。
根据2024年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沈荡镇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增长,游客接待量一路攀升至120万人次,同比增长率达264%,过夜游客同比增幅61.34%。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沈荡镇在文旅领域的强势崛起,更预示着其凭借独特的文旅魅力,成功从众多老镇中脱颖而出。
一脚踩进真实岁月里
“这里和那些过度商业化的古镇完全不一样,每一处都保留着最真实的样子。”游客张晚之兴奋地说,“六七十年代的老建筑,上世纪味道的小吃……让我忍不住发个朋友圈。”
网友在小红书上评论道,沈荡老镇没有统一标配的臭豆腐,没有义乌批发的小商品。没有商业景区的喧嚣,在这里,能邂逅最纯粹的水乡风情,每一步都踏在生活原本的脉络之上。
“从去年5月开始,老街老镇的文旅点位如胜利饭店、沈荡谷仓、沈荡酿造等持续出圈,传统酿造和工业旅游吸引了很多游客。”海盐县沈荡镇党委书记戴燕卫告诉记者。
在文化和旅游部精心遴选的全国85条 “人间有味、自在乡村”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嘉兴风味美食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赫然在列,串联起了嘉兴的月河古街、粽子文化博物馆、五芳斋和海盐的咖啡工厂、沈荡老街、胜利饭店以及沈荡酿造厂。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海盐景点亮点纷呈。
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庞卫华感慨道:“在沈荡这个非封闭景区中,没有表演的成分。”真实的酿造过程,真实的修缸补甏,让一项项非遗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走进这座老镇,就像推开一扇通往纯粹的门,没有滤镜的鲜活日常,原汁原味的小镇模样,不装不演的人间烟火,令人深深沉醉。
跨界破局:激活文化内核,重构文旅版图
文化内涵对于老镇有多重要?
这在沈荡镇的“老镇新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去年4月28日,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开业,为古镇增添了一抹时尚的气息;而百年老店沈荡酿造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沈荡酿造品牌主理人田甜表示。
“眼看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确实感觉很幸福。”沈荡居民王天荣没想到,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也会变成游客争相打卡的景点,他觉得,这才是“老瓶装新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沈荡镇作为余华文学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借名人效应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文学爱好者前来打卡。如今,谷仓、酿造、胜利饭店已然成为社交媒体上年轻人自发打卡的热门三件套,借助这一新形式,让古老的酿造文化触达年轻群体,实现了文化传承。
“我们把余华IP植入到老街商业发展中,通过余华名人品牌效应,让更多人来老街打卡。”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有余华这个大IP还不够。要把人流引进来,还要留下来,怎样做好“增值”这篇文章同样重要。沈荡作为余华文学地图的重要部分,凭借余华的名人效应,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
为了让古老文化触达年轻群体,去年上半年,沈荡谷仓(咖啡)园区开业。“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能让年轻人静下心感受文化的地方。” 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中咖啡馆和书店的运营负责人龚忠海说,“我们从历史、传统、地域特色中寻求灵感,除了咖啡豆、挂耳咖啡等,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希望年轻人能喜欢上如今鲜活的谷仓。”
百年老店沈荡酿造同样不断推陈出新。酱油曲奇、酱油棒冰等创意产品,让古老酿造文化以全新姿态呈现在年轻人面前。一开始他们也担心创新产品不被接受,没想到酱油曲奇一周就卖出近万份。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庞卫华表示:“有次一位顾客不敢吃,连问了三个‘好吃吗’,结果一口下去根本停不下来,连说‘好吃好吃’。”
优化服务,雕琢极致体验
在沈荡,游客从踏入的那一刻起,便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休息长椅随处可见,指示标识清晰明了。“我方向感不好,在别的景区经常迷路,但沈荡的标识特别清楚,让我省心不少。” 游客陈先生说道。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加强城镇建设,进一步丰富业态。”戴燕卫表示,在基础设施上,正在准备开发一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层次的酒店,提升住宿体验,拓宽餐饮方式,满足逐步增长的过夜游消费者的需求。
酿造厂内,摞成小山的酒坛、酱油晾晒场、地下酒窖等场景以“出片”为主,白酱油雪糕、文创冰箱贴、黄酒酱油伴手礼等兼具时尚实用。复古场景遇上文旅新潮,“情绪价值”在此间放大,优化体验,留住游客,方能把握流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
变“打卡”为“刷卡”,化“流量”为“留量”才能推动老镇长红。如今的沈荡,传统文化越来越“潮”,老镇焕发“年轻态”。
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极大提升了沈荡镇在全国文旅版图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典范。
沈荡,正以年轻之姿,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未来,沈荡镇将继续深挖自身文化内涵,持续创新文旅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让沈荡的故事在岁月长河中流传得更远、更广。
编辑:吴佳琴
责编:李舟英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