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高校教师=?嘉兴南湖学院教师把课堂搬到了河边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忱 通讯员 张梦婷
2025-03-26 10:261.4万阅读

在嘉兴市新塍塘河道边,刘劲松带着学生沿河岸行走,利用周末时间上专业实践课,现场讲述河流的发展史以及污染物识别与溯源方法,学生们兴趣浓厚,现场纷纷请教,分组讨论。作为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他常常会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把课堂搬到河边。

在课堂外,刘劲松则是巡河护水的“民间河长”。作为“2023年度嘉兴市优秀民间河长”,刘劲松受邀参加了嘉兴市2024年度民间河长座谈会。殊荣的背后,是他扎根嘉兴、躬身环保一线的坚守。 

image.png


从学者到行动者:跨界守护绿水青山

作为中国科学院毕业的环境工程博士,刘劲松从事环保事业已逾二十年。自2020年入职嘉兴南湖学院以来,他不仅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带入课堂,更积极投身地方环保实践。

作为嘉兴市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他组织会员、民间河长及“民间闻臭师”开展数百次巡河行动,足迹遍布乡镇河流、排污企业,累计发现并上报超十项水污染问题,为河道治理提供技术参考。2022年,其贡献被写入《2010-2021嘉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白皮书》,成为嘉兴环保实践优秀代表。  

image.png


多元角色赋能:探索环保共治模式 

刘劲松身兼多重身份:既是高校教师,也是“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同时也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他以党建引领,从专业出发,通过“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社会服务”模式,实地调研排污企业、河道水质及排污口状况,以专业视角为环境治理建言;联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兴市水利局和嘉兴市环保联合会,推动建立“专家指导+公众监督”机制,深化执法与司法联动,打造“地方高校+立足城市+社会服务”的典型示范。2023年12月,他被聘任为嘉兴市首批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咨询专家。另外,通过生态文学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其撰写的环保实践文章发表于《中国环境报》《嘉兴环联》和南湖区大桥文化学会等媒体和平台。  


播种绿色未来:培育环保新生力量 

在教学中,刘劲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环境公众参与案例融入课堂,积极探索思政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嘉兴生态环保实践。他带领学生走进河道、企业,培养青年一代的环保责任感,激发年轻学子参与热情。谈及获评“优秀民间河长”,他表示:“这份荣誉是对民间环保力量的肯定,我们将继续完善公众监督体系,推动形成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嘉兴模式’。” 

image.png

据悉,刘劲松团队正探索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为抓手,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助力嘉兴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阶段。从课堂到河岸和企业,再从河岸和企业到课堂,进行循环反哺,这位环保博士用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编辑:王忱
校对:沈真真
责编:潘琳娟
审核:张芬娟

我说两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