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4月17日上午,嘉兴南湖学院教科人一体化工作推进会暨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仪式举行。
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是构建起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嘉兴南湖学院聚焦高校与企业互为供需但又资源流动性不足的矛盾,积极探索校院企人才互聘共享有效路径。
回望过去,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每一次的携手并进,都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当前,不少企业面临高端人才招引难题,市域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究院的引才用才成本也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高校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学校的科技供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嘉兴南湖学院主动出击,积极探寻解决之道。“我们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做到生产线上。”嘉兴南湖学院校长贾文胜表示,通过找准共赢结点、打通制度堵点、建立平台支点,嘉兴南湖学院与在嘉科研机构、广大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有效盘活人才资源,形成“1+1+1>3”的效应。
一方面,聘请企业高管、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等担任学校客座教授;与此同时,选送骨干教师赴企业担任技术副总、技术顾问。在活动现场,进行了“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的聘任仪式。
“身为科技副总,我会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助力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教师王铁锋,受聘成为卫星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秉持着 “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让成果留在产线上” 的理念,王铁锋希望努力当好地方企业转型升级的 “科技摆渡人”。
卫星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及推广服务。王铁锋透露:“当前,我们与企业主要针对化工碳二产业链下游项目展开技术攻关。” 他认为,担任科技副总是个绝佳契机,能让自己深入企业一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同时也有助于调整育人方案。
“一件高级成衣的设计灵魂是什么?”在雅莹集团的这些年,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利华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灵魂在于匠心,设计在于创新。”张利华的回答始终如一。匠心需要代代相传的技艺沉淀,而创新则需要跨界融合的思维碰撞,这也正是时尚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核心价值。
如今,被聘任为时尚设计学院产业教授的张利华,希望能够把企业真实项目带入课堂,向学校开放雅莹的智能化生产线、3D数字研发平台,共创时尚未来。
“产业教授” 进校园,意味着企业最优质的资源进入高校。嘉兴南湖学院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塑人才培养模式,把产业教授的优势融入科研、育人过程,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本次活动中,嘉兴南湖学院正式发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项目清单。清单涵盖 6项核心指标,并设定了学科专业适配机制、“四位一体”现代产业(人才)学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一队三员”派遣服务机制等6项专项改革任务,直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痛点难点,推出服务地方产业的硬核举措,充分彰显了嘉兴南湖学院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进程中的决心与真抓实干的切实行动。
编辑:闻心玥
校对:沈真真
责编:顾亦来
审核:张芬娟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