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当AI大模型邂逅千年家训,会碰撞出怎样的文明火花?
4月19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研讨会暨‘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咨询会”在嘉兴平湖举行。活动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研究范式与传承体系”为核心议题,汇聚了来自政、学、企各界12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家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科技赋能下的传承路径。
会上,全国首个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正式亮相!现场展示中,与会人员可以通过屏幕看到,在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输入“忠”“孝”“悌”等关键词后,模型迅速根据文本内容生成了海量的历史文献、古籍故事等相关资料,一个个在历史深处的家风故事“跃然屏上”,令人惊赞。
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优秀家风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其创新性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从传统家风研究的现实需求出发,嘉兴南湖学院家风学院的研究成果《解构家风密码》,首创“儒家五常+天人物我”理论范式,构建于人“忠孝悌节养恕”、于己“勇俭让慎省”33个维度99个节点家风体系,为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提供了“编码基底”。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并现场致辞。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并指出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独特资源。顾秀莲特别提到,嘉兴南湖学院在破解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上,发挥了高校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作为本次活动亮点之一,国内首个以家风为主题的文旅融合项目——“平湖风颂”在现场正式发布。届时,平湖有望成为全国家风文化传承与文旅创新的标杆,为中华文化“活态传承”提供全新范本。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平湖风颂”家风馆将以平湖千年家风积淀为内核,依托数字技术、互动体验、特色文创等形式,构建沉浸式文化场景,旨在打造全国首个家风主题文旅IP,拟于今年5月开馆见客。
“‘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就是用百年建筑、千年故事、现代叙事,演绎平湖家风的故事,因为有了嘉兴南湖学院强大的家风研究团队,我们对文旅融合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平湖市文旅局局长宋红伟表示。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将就家风文化与新文科改革的哲学思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家风大语言模型构建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文东,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教授王东波等知名学者带来各自的前沿理论分享。
嘉兴南湖学院院长贾文胜以《破解家风传承难题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题,从“家风传承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人文经济学视角下家风文化繁荣的对策思考”“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婺州南孔家风馆”三大维度系统性阐述了嘉兴在家风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实践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嘉兴南湖学院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家风研究院,由贾文胜院长带领团队长期深耕家风研究与传承,公开出版《解构家风密码》学术专著,提出中华优秀家风研究范式;积极参与体现优秀家风文化在内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教材的编写和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先后建成了婺州南孔儒学馆、婺州南孔家风馆、永康西溪家风馆等,还有此次在建的“平湖风颂”家风馆。
家风如磐,文化如歌;科技赋能,未来可期。戏剧展演、家风视频、大语言模型、文旅IP……本次活动多元化地展现了家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在数字文明时代,嘉兴这场文化盛典以“将家风解码为可编程的文化基因”的创新实践,在长三角文化高地奏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跨时代和鸣,彰显了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内生力量,为“如何让流淌千年的精神血脉持续滋养当代心灵”这一课题提供了生动答案。
编辑:陶慧琳
校对:沈真真
责编:顾亦来
审核:张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