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千年家风 赋能文旅新篇 全国首个中华优秀家风大语言模型今天亮相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鸣心 余伟业 ​ 通讯员 方海涛 叶丰收
2025-04-19 20:089839阅读

文化似水,源远流长;家风如脉,润物无声。今天(4月19日),由嘉兴南湖学院主办的“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研讨会暨‘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咨询会”在平湖举行。活动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研究范式与传承体系”为核心议题,汇聚全国120多位各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家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科技赋能下的传承路径。

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优秀家风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其创新性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会上,全国首个中华优秀家风大语言模型正式亮相!现场展示中,在该模型输入“忠”“孝”“悌”“节”“养”“恕”等关键词后,模型迅速根据文本内容生成了海量的历史故事、古籍文献等相关资料,一个个在历史长河中的家风故事“跃然屏上”,深入人心,令人惊赞。

“嘉兴南湖学院关于家风建设的系统理论体系,确保了我们大语言模型的理论架构高度,”中华优秀家风大语言模型研发团队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东波告诉记者,“它最大的特色是把通用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和家风垂直领域结合在一起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帮助普通百姓进行姓氏溯源、获取育儿家风知识,还能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增添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嘉兴南湖学院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家风研究院,长期深耕家风研究与传承,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解构家风密码》,首创“儒家五常+天人物我”理论范式,构建于人“忠孝悌节养恕”、于己“勇俭让慎省”33个维度99个节点家风体系,为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提供了“编码基底”;


积极参与体现优秀家风文化在内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教材的编写和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先后建成了婺州南孔儒学馆、婺州南孔家风馆、永康西溪家风馆等;

组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暨新文科综合改革基地,在破解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上,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家风受国家重视,地方在宗祠文化、文化礼堂修缮提升时,存在将地方文化和古籍文字转化为百姓易懂形态的需求,这与大学新文科改革诉求相契合。以家风相关项目为载体,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嘉兴南湖学院校长贾文胜从国家有要求、地方有需求、大学改革有诉求三个维度阐述了学校关注家风、勇于承担家风传承的时代责任,致力于以家风研究作为突破口,撬动整个新文科改革,“通过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强调产教深度融合,以项目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概念,解决传统文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不足,仅靠传统课程体系无法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等难题。”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家风文化的系统思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家风大语言模型建构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当天还召开“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咨询会。后续,随着项目落地,平湖市有望打造成为全国家风文化传承与文旅创新的标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提供全新范本。

编辑:刘鸣心

责编:周 健

审核:包文越


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