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这7项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何以成“典范”?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沈俊 高雪新
2025-04-23 13:367069阅读

土地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点土成金”?

近日,嘉兴市公布的2024年度土地综合整治市级优质工程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其中,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秀洲区油车港镇钱家桥村等9村、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等6村、平湖市独山港镇小营头等4村、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等2村、海宁市斜桥镇万星村等4村、桐乡市濮院镇共7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被评为优秀。

这7项工程,优秀在哪里?亮点又在哪里?

盘活资源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建成1个“万亩方”、2个“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区,形成集中连片耕地800公顷,建成四好农村路16.93千米、美丽河湖6.25千米、碧水绕村6.08千米……

土地变好变大了,农村变美了,产业变强了,这是自2021年桐乡市濮院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来,新联村、星旗村、红旗漾村等6个行政村村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些地方还是房屋老旧、环境杂乱的农业村。”濮院镇相关负责人感慨。

通过全域土地整治,濮院镇不仅将零散的土地“整”成一块块连片好地,也“整”靓了村容村貌,“整”活了乡村资源,延伸了“产业链”,村美民富的新路径日益清晰——红旗漾村利用存量宅基地改造建设的杉林饗食·共享餐厅成为网红打卡点;星旗村利用老村庄打造的星旗未来理想村和原舍·濮院酒店等,已成为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文旅标志性节点……

在此基础上,濮院镇还通过建成18公里美丽乡村精品线串联各个节点,古镇游、乡村游、时尚购相得益彰的“美丽业态”正全面形成。“村子越来越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具象化在村民们幸福的笑容上。

协同发展

打造全域美丽嘉兴样板

一边是美丽,一边是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对乡村发展进行重新定义和系统重塑。

海盐县通元镇也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以“土地整治+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为总体目标,全力破解区域内村庄布局杂乱、生态环境亟待修复、农村增收途径狭窄等矛盾困境,通过用好用活“优化、修复、盘活、提升”四大功能,打造集产业空间优化、民俗风情活化、乡村风貌美化于一体的海盐乡村振兴示范区,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在这片希望的田野成为现实。

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通过“渔里问道”示范片区建设,打造起以学、玩、食为核心的微度假服务,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120万元;嘉善县西塘镇通过加速推进红菱村等6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集体经济跃升200%,同时锚定“生态筑基-空间跃迁-产城共振-文化铸魂-共富闭环”五位一体发展轴,实现三生空间系统重构,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进化的西塘样本……

发展的途径各有千秋、各美其美,但其中的核心理念从未改变,即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从“碎片化”到“规模化”,从“生态短板”到“发展引擎”,可以望见,嘉兴正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支点,撬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布局

探索多元发展创新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犹如神来之笔,将传统乡村变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悠闲舒适、生态空间美轮美奂的大美之地。

早在2017年,我市就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实际,率先在全省、全国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在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2018年,我市又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四百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体系,闭环管理高效推进整治,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2023年,我市再次在全省首创“一块地”集成改革,以“农、地、人”为核心,推动嘉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出特色、走在前列;

……

一次次创新探索中,一幅“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的画卷正在嘉禾大地徐徐展开。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探索多元发展路径,高质量打造具有江南特色辨识度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板,稳妥开展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积极探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争取打造规划目标协同一致、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政策优势集成发挥、共富场景集中体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块地”集成改革典型范例,助推新时代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典范城市建设。

图片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读嘉资料库

编辑:余婷婷

责编:王坚

我说两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