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笔为戈 诗魂作炬 朱生豪文化交流活动在嘉兴南湖学院开幕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鸣心 袁华 通讯员 王承瑾
2025-04-26 18:147312阅读


    译笔为戈,刺破长夜;

诗魂作炬,燃尽彷徨!

    星河浩荡,理想不朽;

十年孤灯,千秋回响!

   今天(426日)上午,嘉兴南湖学院四位学生齐声朗诵《孤灯铸莎魂,情笺寄永恒》篇章,拉开了“诗侣莎魂”2025年朱生豪文化交流活动暨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培养工作坊的序幕。

本次活动由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市文联、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省市有关领导、朱生豪研究学者、翻译界专家学者以及嘉兴南湖学院师生共一百二十多人,共同缅怀中国著名的翻译家、诗人朱生豪的译界伟业,让这份智慧在新时代更具传承,让中西方文明在此交相辉映,共谱文化交融的新华章。

朱生豪,这位沉默如谜的翻译家,用十年孤灯译尽莎翁悲欢;他炽烈如火的诗人情怀,通过一封封情书书写着人间至爱。从1935年开始,在战火纷飞中,他以笔为剑,凭借对文学的坚守和爱国精神支撑着自己完成31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工作,即便面对生活的困苦和重重挑战,他的决心从未动摇。

  

活动中,与会嘉宾与朱生豪之子朱尚刚先生共同深情回顾了朱生豪先生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分享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家庭深沉的爱高度评价朱生豪先生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及其作品的文化价值,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会人员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朱生豪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座丰碑,其翻译成就不仅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与家国情怀。”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慧玉说,“此次学术交流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我们非常期待围绕朱生豪先生的翻译艺术、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等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享真知灼见。也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为翻译学科的建设和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主旨报告-报告2:朱安博(全景).jpeg

活动期间,多位知名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探讨了朱生豪汉译莎剧的艺术特点、莎剧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系等议题。围绕“翻译与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和新出版的《朱生豪宋清如选唐宋名家词》,专家学者还展开深入讨论,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朱生豪的精神遗产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培育出更多具有文化底蕴与全球视野的外语人才。

“朱生豪先生伟大的人格和精神魅力深深感染着我们。通过继承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中,我们不光要培养外语人才掌握通用语言技能,更要能深刻理解并融合文化内涵,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晨说。

手稿1.JPG

朱生豪关于民族英雄的叙述(写于1936年)   

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兴南湖学院大二学生童馨语深受感动,感动于朱生豪与宋清如之间那份超越世俗的爱情真谛,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理想的不懈追求。她认为,即使在翻译备受AI挑战的新时代,朱生豪先生用他的努力向世人阐释了高质量的翻译不可取代的价值。

  “AI终究还是机器,它没有人的感情和思想,像朱生豪先生,他的作品里面是带入了他的灵魂和他的想法,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程度,这都不是AI所能达到的。”童馨语说,“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肯定也是要尽力在翻译作品中,传承先生的精神内核。”


编辑:刘鸣心

责编:周 健

审核:包文越

我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