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
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举办“人才日”活动的地市,嘉兴以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政策诚意,构建起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生动图景。
今天是“嘉兴人才日”,上午,以“禾你在一起——城·人之美”为主题的2025“嘉兴人才日”在嘉兴大学启幕。嘉兴再度向全球英才发出邀请,共创“城·人之美”。
目前,嘉兴人才资源总量达135.2万人;2024年嘉兴首次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第20位、全国地级市第7位……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嘉兴?
留才又留心,满满的诚意
今年的“嘉兴人才日”共设置启幕活动1项、主题活动6项、配套活动15项。“2025海外学子报国行(嘉兴)”是配套活动之一,该活动同日在嘉兴大学举行。
杨璐是一名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即将毕业的她选择了回国寻找合适的工作。启幕仪式过后,她来到“2025海外学子报国行(嘉兴)”活动现场进行咨询并向心仪的单位投递了个人简历。
“我是在网上看到‘嘉兴人才日’的新闻,想着来现场实地看看。启幕仪式上,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让我感受到了嘉兴对人才满满的诚意。”杨璐坦言,嘉兴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和关怀深深打动了她,嘉兴是真正做到了“留才又留心”。据了解,现场共有100名海外学子参加此项配套活动。
今年的“嘉兴人才日”有哪些亮点,让海外学子感受到嘉兴“留才又留心”?
举办长三角“幸福一卡通”集章打卡活动、创新示范区“一码通享”服务、加大人才评价授权力度……启幕仪式上发布了嘉兴2025年人才服务“十件实事”。以加大人才评价授权力度为例,我市将推行“企业认定、政府认账”,扩大企业自主认定权,新增200家以上授权企业,增加1000个以上人才自主认定名额。
除此之外,嘉兴还首发了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服务共用共享载体,成立了首批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链人才创新联盟,发放了新一批外国人才“聚英卡”、人才大礼包,推出了留学人员“归国第一课”培训基地等。
满满的政策诚意,让海内外英才看到了嘉兴礼遇人才的真心与决心。记者了解到,即日起至5月底,嘉兴还将市县联动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赛事路演、硕博产才对接、青年人才交友联谊等22项系列活动。
用真心换真心,引进来留得住
嘉兴的人才政策好不好,引进来的人才最有说服力。
“星耀南湖・菁英荟”人才日专场活动是今年“嘉兴人才日”主题活动之一。嘉兴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宏博士作为优秀人才参加了座谈交流。“座谈交流会上,我分享了自己来到嘉兴工作后感受到的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关怀、重视,还就自身研究领域提出了个人意见建议。”孙宏介绍。
孙宏是嘉兴大学2023年从海外引进的高端人才,“当时选择加入嘉兴大学,主要是能有机会加入陆军院士团队,从事可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伟大事业。此外,学校各项政策、嘉兴对人才的各项支持政策,以及学校和政府相关单位沟通中体现的诚意也是打动我的重要因素。”孙宏回忆道。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如何留人才?记者采访得知,孙宏和妻子以及3岁的孩子目前都生活在嘉兴。
“孙宏”们是如何成为留得住的人才?孙宏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首先是工作,在全省多模态感知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孙宏成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长期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次是安居,根据嘉兴市相关政策,孙宏可享受10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9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目前他已在嘉兴买房安居。
“孙宏博士于2023年10月入选了国家级人才,根据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他在享受嘉兴市100万元购房补贴基础上,学校将提供不低于20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安家费。”嘉兴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办副主任(主持工作)钟伟介绍。
钟伟认为,嘉兴将每年5月18日固定为“嘉兴人才日”这一做法,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同时,每年迭代更新的人才政策也让选择来嘉兴就业创业的人才感受到温暖,“嘉兴市的人才政策对嘉兴大学引进人才实现了全覆盖,让人才感受到‘双重温暖’,有利于嘉兴大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用真心换真心,正是“嘉兴人才日”的魅力所在。嘉兴吸引得了“杨璐”们,也留得住“孙宏”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才选择嘉兴、筑梦嘉兴。
编辑:余婷婷
责编:王坚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