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新塍镇虹桥社区地域面积 2.2 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 8310 人(户籍人口 3303 人、流动人口 5007 人),其中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 33%,辖区内有农贸市场、万隆广场商圈、东北大街等业态,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工作面临较大挑战。近年来,虹桥社区以“七彩虹桥”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探索发动党员干部、社会组织、广大群众深度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先后摘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红色根脉” 强基示范村(社区)等荣誉百余项,走出了一条以群众力量破解治理难题的特色路径。
一、平台搭台聚合力,从“各自为战”到“同频共振”
“网格有站、队伍有特色、活动有温度”,虹桥社区以 “三位一体” 服务平台激活邻里力量。8 个网格志愿服务站扎根楼栋,19 支特色队伍各展所长,其中 “三鸟” 微动力服务队堪称社区治理的 “神经末梢”:“啄木鸟” 每日巡查揪隐患,“布谷鸟” 跟踪督办解难题,“百灵鸟” 走街串巷做宣传。自 2015 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累计劝导不文明行为 1700 余人次,上报解决问题 900 余件,90% 以上的办结率让 “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成为现实,社区真正成了 “远亲不如近邻” 的温暖港湾。
二、骨干领航强队伍,从“零星参与”到“梯队成势”
“骨干是团队的主心骨,更是社区治理的排头兵。” 社区通过 “发现 - 培育 - 赋能” 三阶体系,让志愿者从 “旁观者” 变身 “主力军”。星级评定制度树起标杆,“传帮带” 机制培育新人,如今社区已形成 “100 余名核心骨干 + 400 余名活跃分子 + 千余名基础力量” 的志愿服务梯队。拆迁现场有他们的身影:志愿者杨师傅带头签约,领着专班挨家挨户讲政策,让横埭拆迁工作顺利推进;老物件征集有他们的奔走:通过志愿者们口口相传,157 户家庭捐出 699 件承载记忆的老物件,为老街留住乡愁。今年新增的 10 余名志愿者,正是在骨干引领下接过接力棒,让志愿服务的火种持续传递。
三、双向奔赴暖人心,从“单向付出”到“良性循环”
“志愿者的热情,需要用心呵护。” 社区将持续服务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志愿者、小组长、楼道长纳入“三老人员”,用 “三老” 关爱机制与 “红领微激励超市”,让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每月为服务多年的 “三老人员” 送上礼遇积分,用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生活用品,百余名志愿者的 “服务记录卡” 上,10000 余分的累计积分见证着奉献与认可的双向奔赴
在这里,没有理所当然的付出,只有“你为社区添力,社区为你暖心”的默契。当志愿者的笑脸与居民的掌声相映,当个人的微光汇聚成集体的火炬,社区治理的活力便在这生生不息的互动中愈发强劲。
从破解老龄化服务难题到激活商圈治理活力,虹桥社区的实践证明:群众的力量是社区治理最深厚的根基。只有以更精细的平台、更有力的骨干、更暖心的机制,让“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理念融入每一条街巷、每一户家庭,才能让这座连接千家万户的“连心桥”,承载更多幸福与希望。
编辑:许建红
审核:陈建卫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