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这堂思政课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
读嘉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茅晨杰 包宏杰
2025-09-08 09:084269阅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如何以实际行动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近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联合海宁市人武部组成的实践团走进海宁中学,以互动问答、思政微课、老兵故事宣讲等形式,为师生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让革命精神浸润人心 。 

  活动伊始,实践团以“抗日战争英雄事迹”互动问答迅速激活现场氛围。台下学生踊跃举手,不仅准确作答历史知识点,还主动分享海宁本地抗战故事,在问答间串联起“本土红色记忆”与“国家历史大事”,快速唤醒学生的历史认知。 

 “这个锈迹斑斑的糖果盒,藏着浙西南革命时期军民互助的温暖。”随着退役军人郑慧涵举起文物,思政微课正式开讲。她详细讲述了糖果盒背后的故事——艰苦革命岁月里,它见证了战士们的坚守与温情,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具象象征。分享退役后投身国防教育的初心时,郑慧涵动情提问:“时代接力棒交到你们手中,会怎么做?”“我要参军!”“参军报国!”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回应,让红色担当在现场激荡。 

  如果说思政微课是“红色精神溯源”,那陈国涛带来的《海宁老兵精神宣传册》则是“老兵精神传递”。这本宣传册源于学院与海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联合行动:团队走进村社,走访18位特殊“主人公”,包括参战老兵、“兵支书”、参与公益的退伍军人及三代从军家庭。“92岁老兵至今珍藏军功章,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陈国涛结合宣传册中的影像与口述史料,将老兵的忠诚与担当娓娓道来,让学生们明白“老兵精神不是符号,是看得见的榜样”。 

 “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离自己很近。”海宁中学高一学生李同学拿着笔记感慨。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补足“历史课”,更上好“信念课”,注入成长为时代新人的红色动力。 

 “此次宣讲是高校服务地方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呼应了国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纪念主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该学院将深化与地方联动,以红色资源为纽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通过系列红色活动,让红色文化在各学段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片由东方学院提供

编辑:陈强

责编:王坚


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