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生实事回头看⑧|文化惠民让群众精神“富”起来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黄烨 见习记者 朱梦秋
2023-02-20 07:161.2万阅读

  在嘉兴,文化是最美的风景。或许是智慧书房里那盏温暖的灯,或许是健心客厅里那次温柔的交谈,或许是戏曲演出中那段悠扬的曲调……这道风景,丰盈着嘉兴老百姓的生活。

  文化惠民,超额“交卷”。作为2022年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文化惠民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

  一道道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嘉兴一笔一画精心勾勒的文化风景,正在变成精神共富的美好图景。


【2022民生实事项目·现场】

精神粮仓就在家门口

  上周六,随着气温回暖,塘汇街道智慧书房里的读者也比往日多了不少。

  7岁的胡沐岩是这里的“常客”,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他就是“泡”在书海里度过的。一旁是他1岁多的妹妹甜甜,甜甜还不太会说话,却会熟练地从书架上拿下绘本放到小桌子上看。

  “喜欢来这里看书,也喜欢来这里参加活动。”胡沐岩告诉记者,经常来智慧书房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学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奶奶在一旁欣慰地看着两个孩子,她说,从家里到智慧书房走路不过10分钟,非常方便,“智慧书房就是一个精神粮仓,孩子们在这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塘汇街道智慧书房,还设有巴金书架。1923年和1924年,巴金先生曾两次来嘉兴塘汇李家祠堂寻根,此后还写下文章《嘉兴杂忆·塘汇李家祠堂》。

  文化,在传承中意蕴悠长,在创新中绽放光彩。在智慧书房的入口处,摆放着悦心听读本。听读本让读者和书声相伴,拓展了阅读服务方式,满足了信息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智慧书房的“智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塘汇街道智慧书房的设计融入了电子感应门、智能灯光调节、人脸智能识别、噪音分贝监测等智能物联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科技感的体验;此外,该馆还与嘉兴市图书馆实行“一卡通行”“通借通还”,凭借市民卡就可以刷卡进入。

  “智慧书房周边有塘汇实验学校和多个居民小区,周边的老人和孩子都喜欢来。”塘汇街道智慧书房负责人徐宁欣介绍,遍布城乡的智慧书房是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全民阅读、精神共富。



千场戏曲唱进心坎里

  “宝扇能长一丈二尺,任它八百里火焰一扇即灭。”2月9日上午,咿呀婉转的戏曲声从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的文化礼堂传出,这是海宁皮影艺术团正在“送戏下乡”。

  “今天我们要演《红孩儿》《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龟与鹤》《鸡斗》。”海宁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章铭是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海宁皮影艺术团的副团长。他告诉记者,这七八年来,他们每年要演出100多场,范围覆盖海宁各地。郎章铭十分感慨:“来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多,皮影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海宁,老人小孩都能聊几句皮影戏。”

  皮影艺术团每年都会更新皮影戏演出剧目,既有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也有红色题材皮影剧目,甚至还有贴近当下的垃圾分类宣传剧目。

  “我家就在附近,走几分钟就可以到文化礼堂看演出了。”张娟华是土生土长的博儒桥村人,她告诉记者,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村里的文艺演出就没停过。不管是戏曲还是舞蹈、小品、相声,她都会过来看看,“这些戏曲‘唱’到了我们心坎里,别提有多美了。”

  博儒桥村文化礼堂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全天候无偿向村民开放。一场又一场演出在文化礼堂里亮相,让村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一样的文化生活。

  “城市里有的,我们农村要有,城市里没有的,我们农村也可以有。”博儒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清江言语中满是自豪,“文化礼堂每个月的电费就要七八千元,说明场地和设备都没闲着,村民每天都在使用这些文化设施设备。村民需要,我们就尽力引进演出,让村民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服务。”

  

【2022民生实事项目·对话】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惠民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嘉兴在文化惠民项目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接下去将如何继续落地见效?记者就此对话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周静。

  问:2022年,文化惠民项目完成情况如何?

  周静:去年,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的“文化惠民”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千场戏曲演出进乡村”完成1345场,完成率118.41%;“百场艺术展览下基层”完成325场,完成率185.71%;“新建改建智慧书房100家”完成115家,完成率115%;“新建健心客厅36家”完成40家,完成率111.1%。

  问:文化惠民是一项长期工作,嘉兴每年在这方面都有不少成果。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文化惠民项目在实施中有哪些成效成果呢?

  周静: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说明文化惠民既是“关键小事”,又是“民生大事”。过去一年,全市文化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形成了不少新做法、新模式、新成果。

  形成“图书馆+健心客厅”新模式。健心客厅建设已连续两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2022年新建完成40家,总数已达88家,实现了图书馆总馆和镇(街道)分馆健心客厅全覆盖。两年来,健心客厅接待市民50多万人次,其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家部委和各级媒体的肯定报道。“将健心客厅嵌入城乡图书馆,让群众更加方便地接受面对面服务”的做法,得到国家卫健委等9部委的通报表扬。

  建成“四位一体”数智化阅读空间。在全市图书分馆体系已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以智慧书房为重点的数智化建设,打造以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阅读“四智化”为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实现第三代社保卡在长三角地区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所有场馆一卡通用,对全市范围内93家已建成的智慧书房实现数智化改造,并以此为标准新建了22家智慧书房。

  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展览进基层。去年以来,市文化馆作为送演出与送展览下基层的主体单位,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指导各地坚持将每一场戏、每一场展览送到基层,实现了艺术展览在镇(街道)的全覆盖、戏曲演出在村(社区)的全覆盖,惠及群众50多万人次。

  问:接下去,将如何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周静:文化惠民贵在坚持,重在提质,我们始终坚持“质量”与“效益”双向发力。具体说来,我们将落实建设保障、强化绩效评估、推进创新发展。

  文化惠民,惠及全民。我们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将民生实事作为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的重要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弥补问题短板,围绕构建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打造全民艺术普及体系、全民阅读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会着力开创文化惠民新局面,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2民生实事项目·声音】

嘉兴人的文化生活 越来越丰富

  江春荣(南湖区人大代表,城南街道姚家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如今智慧书房在嘉兴“遍地开花”,真正是开到了百姓的家门口。我去过的每一个智慧书房都各有特点,同时也有共同点——非常舒适,而且很“智慧”。空间上,通过安全便捷入馆、自助服务、智能环境调节等功能,实现了空间智慧化升级,为读者提供精准、多元的阅读服务;管理上,对所有智慧书房进行统一管控,有效降低书房管理的人力成本,提高书房运行效率。

  王芳梅(城南街道姚家荡社区居民):文化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走进智慧书房,经常能看到读书、学习的人,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智慧书房是一个便捷又舒适的场所,而且现在智慧书房里的书目种类更加丰富,分类更加细化,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阅读需求。此外,身边的演出也越来越多了,嘉兴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漫画:张利昌

编辑:徐丽萍

责编:王晓晔

我说两句…
33
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