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铁矿石炼钢,废铁炼钢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其可节约350kg标煤,减少1.6吨碳排放、减少86%的废气、76%的废水和92%的固废排放。陶庄镇通过推动废钢资源整合和空间重塑,建立陶庄“两创中心”,成立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在废钢循环利用上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创新路,入选“美丽浙江绿色发展十佳示范案例”。
近年来,陶庄镇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整治腾退“脏乱差”废钢堆场,整合现有基础产业、废钢市场资源,新建“两创中心”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五金机械深加工基地、金属再生利用基地和物流集散基地,荣获了“中国废钢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的称号。陶庄镇负责运维的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入库全国废弃物资源化信息平台。
整治腾退,开启再生资源
回收循环利用发展新模式
一是告别废钢堆场“脏乱差”。2016年,陶庄镇成立11个整治攻坚组,正式启动陶中村旧机电市场、陶庄村圆饼市场、汾玉村利用料市场“三大废钢铁市场”腾退整治工作。之后几年,陶庄镇综合运用“拆、整、建、管”组合拳,大规模开展废钢产业专项整治工作,同时集中力量开展了非法加油、超限超载等相关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以及电焊气割等专项安全生产检查。三年来累计完成三大市场868户、主要道路沿线400多户废钢经营户关停淘汰,完成40多个废钢码头腾退复垦,拆除违建30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厂房近2万平方米。二是成立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成为工信部第六批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2019年获得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我省第一批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2021年公司与上海钢联正式签订“中国陶庄废钢指数”合作协议,标志着陶庄市场成为全国废钢行业发展风向标。

整治前陶庄废钢堆场脏乱差的场景

“垃圾无死角”“污水零直排”“整治腾退”工作后

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入库废弃物资源化信息平台

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创新管理,形成全国废钢
产业独有的“陶庄模式”
城矿公司创新经营思维,经过政府筹划设计,国有资本搭台,民营资本唱戏,使陶庄废钢产业既具备国有资本的规范经营管理,又具备了民营资本的市场活力,形成了全国废钢产业独有的“陶庄模式”。其内容是“政府设计、国资搭台、统一对外、分散经营”。其中,政府扮演统筹设计,发展引路的角色,针对原三大市场存在的土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无序经营等问题,陶庄镇政府规划了两创中心园区作为集中市场,成立了城矿公司负责具体运营,搭建了市场平台,并通过政策支持为市场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城矿公司(国有资本)承担管理与服务的角色,制定了统一市场交易规则,统一规范管理所有事业部的经营行为,所有经营户均以城矿公司的名义统一对外经营。城矿公司为经营户提供加工设备、交易结算、码头物流仓储等服务,推动市场发展。民营资本经营户,承担具体的市场经营行为,市场的每一笔收购销售业务都由经营户和所在事业部进行分散经营;废钢进入市场后由具体经营户进行分部整理、加工;经营户通过抱团发展与灵活经营分享经营收益。2020年,陶庄镇废钢交易市场累计完成废钢收购171.53万吨,销售收入58.56亿元,成为全国。

政府规划的陶庄镇“两创中心”

由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的17个标准化废钢堆放码头

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公司与上海钢联司正式签订“中国陶庄废钢指数”合作协议

民营企业大隆公司是“神五”和“神六”飞船密封圈全国唯一的特种钢供货商
双轮驱动,“无废产业”
唱响共同富裕奏鸣曲
一是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轮驱动”,以“无废产业”助推“生态富民”。在做好产业整治提升的同时,“两创中心”参与县第三轮“强村计划”,共有14个村和1个养殖场以资产或土地形式入股。2018-2021连续四年为相关村发放分红,分别为807万元、1186万元、1186万元、1186万元,开创了村集体“零现金投入、零财务成本、零管理风险”增收新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范本和案例。二是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轮驱动”,以“无废产业”助推“生态惠民”。在旧有产业整治腾退的过程中,陶庄镇注重乡村面貌的整体改造,将废旧厂房改造成“城市客厅”;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实施村镇公共服务社会化运行;创建A级景区村庄5个,2A级景区村庄1个,“美丽乡村”穿点成线,美丽乡村逐步串点成线。


注重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轮驱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包装废弃物,以“无废产业”助推“生态惠民”


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轮驱动”,“美丽乡村”穿点成线,以“无废产业”助推“生态富民”
编辑:蒋蕾(实习)
责编:付渝
审核:陈小火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