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3月19日,央视《天下财经》播出嘉兴箱包企业从贴牌代工到自建品牌,多渠道促增长。
尽管生意回暖,但是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为了提高产业附加值,在浙江嘉兴平湖,不少箱包企业开始谋求转型。
在这家箱包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台大型喷墨打印机正为一款箱包绘制卡通图案。这些年,企业拿下10多个知名IP,打造联名款箱包,这些产品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销售出色,帮助这家箱包企业的产品成功站稳100美元以上的中端市场和2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浙江某箱包企业总经理 陈王伦:“这款箱子原型就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后来我们为了提升这个产品的知名度,就跟一个日本比较知名的动漫品牌做了个联名。动漫品牌它本身就自带流量,另外它拥有大批粉丝,可以提升我们整个销售量和曝光知名度。”
记者了解到,浙江嘉兴平湖目前有规模以上箱包企业40多家,过去这些企业主要为国外品牌做贴牌代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只能挣点辛苦钱。现在当地的箱包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和自建品牌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浙江某箱包企业总经理 陈王伦:“销售端来看,就是我们现在自主品牌跟贴牌加工达到了六四开,我们自主品牌占40%。我们预测未来自主品牌应该能超过50%。”
目前,这家箱包企业每年推出700款以上的新产品,单只旅行箱的毛利润从原来的5%提高到如今的20%~30%。
与此同时,不少箱包企业还在拓展销售渠道上发力,不仅在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全球开店,还在欧洲北美建立海外仓。
浙江某箱包企业平湖工厂厂长 于新房:“为了适应跨境电商客户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我们工厂推出了‘不限量起订’这个模式,哪怕几个、十几个箱子我们也能接单,为此我们打造了一条柔性化生产线,从一个产品到另一个产品的转换,中间产线的调整时间只需要半个小时。”
3月19日,央视《天下财经》播出海外客商回流,嘉兴箱包出口持续复苏。
这几天,位于浙江嘉兴平湖的一家箱包企业生产基地,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欧洲客户下的一批新订单——5万只行李箱。仓库外,工人们忙着把刚刚下线的产品搬上集装箱卡车,随后这些货柜将通过上海洋山港或宁波舟山港发往欧洲、北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浙江嘉兴某箱包企业制造中心主任 罗符望:“1-2月份我们总共出口了807万美元,同比增长了67%左右,目前订单也比较饱和,每天出(集装箱)柜是在20个柜左右,最多的高峰期可以出到70个(集装箱)柜。”
来源:央视《天下财经》
编辑:黄钧天
责编:羊丰伟
审核:金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