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前不久,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在苏州吴江黎里古镇举行,“联合申遗”成为关键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会上表态,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把江南水乡古镇作为重要的申遗预备项目予以积极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推动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的提升。
包括西塘古镇在内的沪苏浙15个江南古镇则因携“众美”联合申遗再次出圈。
1+1>2
加快联合申遗,成了江南古镇复兴的重要契机。
目前,长三角联合申遗的“队友”包括苏州周庄、甪直、同里、黎里、震泽、沙溪、锦溪,无锡惠山,嘉兴乌镇、西塘,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在内的11个古镇,作为申遗古镇中的典型例证;苏州千灯、凤凰,湖州南浔、新市4个古镇,作为申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江南水乡古镇的完整框架。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466.43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172.73公顷,总面积为1639.16公顷。
“11处古镇并非是全部的江南水乡古镇,而是可以整体展现遗产价值的11座代表性的古镇。”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研究馆员赵云看来,如果把系列遗产比作一捆树枝,其中的每根树枝自身也具有自己的姿态。同时,它们互相连在一起,达成“1+1>2”的效果,这就是联合申遗的意义所在。
古镇联合申遗由来已久。2001年,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与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共6个古镇首次提出联合申遗,并于同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苏浙两省10个古镇被列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名单,其中苏州占据6席,包括甪直、周庄、同里、千灯、锦溪、沙溪,浙江则有嘉兴的乌镇、西塘和湖州的南浔、新市入选。2015年,又增补了苏州市的黎里、震泽和凤凰3个古镇。到2019年,上海的新场古镇和无锡的惠山古镇加入。至此,参加申遗的江南水乡古镇项目共15个。
步伐加快
联合申遗,更多要置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看。
以古镇发展大会为窗口,我们发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带动古镇申遗利用保护走向深入。
2020年,首届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发展大会在浙江嘉兴西塘古镇举办,旨在促进区域内古镇的交流沟通,加强长三角古镇协同发展。
2021年,如何整合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地及各古镇资源、项目、基础设施,深入挖掘各地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成为第二届古镇发展大会的议题。
今年,古镇发展大会提出重点培育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并进一步加强江南水乡古镇世界遗产保护,突出普遍价值提炼、比较分析研究、保护展示、开发利用。
申遗不是终点
申遗需要多少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从全国范围来看,明孝陵申遗用时3年,大运河申遗8年,良渚古城申遗更是长达25年之久,泉州也走了20年的申遗路。
在世界遗产申报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申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专家表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这些遗产要具有其他遗址无可比拟的特性,它的价值不能仅限于本国,而是具有国际认可的价值,因而需要得到特殊保护。
业内有一个共识:申遗不是终点。“申遗只是保护文化的一种形式,本身并不具备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一位论者较早前就指出。
来源:嘉善发布
编辑:朱丽佳
责编:羊丰伟
审核:金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