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嘉兴加速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珺旖
2023-04-26 15:121.9万阅读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4月28日,2023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暨嘉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上海举行。乘势而进开新局,嘉兴积极抢抓机遇,加速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靠前服务 企业点赞

“我们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位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的德耐尔能源装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高端节能型空气压缩机设备,能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开采、半导体、汽车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22年,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亿元。良好的发展势头让这家2019年从上海搬迁到平湖的企业更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这个地方区位优势很好,产业链配套很完善,我们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在长三角范围内,本地像嘉善就有我们的配套厂。而且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好,政府在就像是‘店小二’,真正做到了从项目签约、投产、达产,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到位。”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迎普说。

靠前服务、企业点赞。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与平湖新埭镇交界处,地跨浙江与上海两地,高举“上海张江”品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数字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凭借突出的产业集群特色和高效的政务服务,一大批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接下来,我们会把交通优势发挥得更好,打造一流的科创平台,提供一流的政策体系,从企业的融资需求、人才引进、场地安排,以及后续的运营服务出发,提供一条龙、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傅志坚表示。

接轨上海 同城效应

“员工都愿意来这边发展”


嘉善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在这里,发展东风正劲,格科微电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6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的格科微电子决定落户嘉善,2019年9月,企业正式投产。眼下,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嘉善基地的投资规模,上马二期项目布局全新产线。企业发展有前景,也让员工工作很安心。公司总监石金川自称“长三角人”,他每天往返沪嘉两地,见证着这片沃土上蓬勃的发展生机 。

“以前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有很多空地,车子也不多,但经过这几年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周边企业越来越多,大家的交流也很密切。每天上下班在车流中,会让人感觉城市的人气很旺。而且现在,周边配套的学校、商场也建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很多员工也愿意到嘉善这边来长期发展,同城效应愈发显著。”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总监石金川说。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人才在汇聚,产业在集聚,科创动能也在不断积蓄。近年来,嘉兴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院名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与上海、合肥等五城市共同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沪嘉两地780多家科创机构共享创新资源和服务,助力地方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人才高地。

环境宜人 氛围浓厚

“期待能给长三角地区

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这里是嘉善县祥符荡科创绿谷,碧水环绕、绿意盎然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就坐落于此。在错落有致的楼房内,科研人员们正在进行“头脑风暴”,通过一次次实验设计、测试、验证,更多创新成果将走出实验室,实现转化落地。

创新中心研究员潘海波博士长期从事对靶向功能食品的研发工作,他所在的未来食品实验室依托浙大在食品、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学科力量,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

“工作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舒适、轻松的科研氛围,让我们可以专心地从事我们想做的工作。未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在基础研究方面产出更多重大成果,然后更好地服务当地企业和大健康产业。”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研究员潘海波说。

去年7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实现首批团队入驻。这里虽然是嘉兴科创体系建设中的“新生儿”,但已经集聚了200多位科研人员,未来食品、健康、设计、区域发展、城市、环境等六大实验室都已成立运行。此外,创新中心还牵头承担了2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并与多家企业成立联合研究机构。

“在设计每个未来实验室的时候,我们既强调它的未来性,又强调它的产业性和落地性。我们希望未来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和当地产业融合,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在某一细分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说。

最新出台的《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 年)》指出,要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智库合作。要推进企业、科研院所与上海等周边城市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一批“科创飞地”和域外孵化器;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加快推进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创新发展;按照“一湖一品”,加快建设祥符荡科创绿谷、湘家荡高能级科创湖区、天鹅湖未来科学城、鹃湖国际科技城、凤凰湖科技城等一批标志性协同创新科创湖区。

“现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很活跃,科技成果也很多,而且高校云集。如果我们能把科技成果转化这篇文章做好、做强、做优了,今后的经济活力会更好。”嘉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根军表示。

未来五年,嘉兴将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3大科创高地,以及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等15大战略领域,着力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按计划,到2027年,嘉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3.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3%以上,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将加速迈进。


编辑:张庭红

审核:裘建锋



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