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十年前,归谷在城西一角中拔地而起,“腾笼换鸟”腾出发展新空间。
十年后,归谷在满园春色间欣欣向荣,“筑巢引凤”飞向科技新未来。
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嘉善归谷智造小镇)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的核心位置,是“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海归之智”,创“智慧之眼”,归谷聚焦数字经济核心领域,牢牢把握信息经济发展前沿,统筹高端高智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形成了一个“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大格局。
十年蝶变,实至名归,归谷在一步步坚实脚步中走出了一条扬优挖潜、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富有活力的新路子。
「腾笼」
从砖瓦工厂到科技园区的“摇身一变”
走进归谷园区,这里没有连片的厂房,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只有一派精致的江南风景。你能想象吗?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旧村级工业园。
2009年以前,这里是一片田野,远处烟囱林立、机器轰鸣,铸造、密封件、砖瓦等传统企业扎堆,有的甚至与居民区夹杂在一起。“这里之前是一个村级工业园,但产业层次不高,产出效率低,环境也比较差。”罗星街道原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增水回忆道,“当时街道刚成立,李捷书记带着我们来考察,只能沿着泥泞的机耕路走到河边,站在小桥上‘指点江山’做最初的规划。”
2010年,罗星街道谋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新的成效”,规划建设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打造一个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基地。
“归谷”这个名字也是罗星街道联合几十位归国留学人才一同讨论得来的。
谐音美国“硅谷”是拥抱科技的决心,也是接轨世界的前瞻。“归”既是以“归国人才”为创业主体的初衷,也是“众望所归”所指向的一块宝地,还是让海归人才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的信心;而“谷”与稻谷相联,寓意种子刚刚种下,蕴含着众人对其长成参天大树的期待。
“归谷,新一代海归的圆梦工厂。”这是归谷的slogan,也是归谷的初心。
变化就在朝夕之间。2010年,塔吊、货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村级工业园土地“腾退”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拆旧建新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由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规划的江南科技园区在一砖一瓦中呈现雏形,丈量着、创造着新的空间和未来。
与此同时,招商引资也在同步进行。“当时我们联合上海留学人员归国管理中心、北京留学人员归国管理中心和北京欧美同学会等各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智能制造领域和生命健康领域的归国留学人才,为他们提供二次创业的土壤。”李增水坦言面对留学人才招商并不容易,由于文化背景和营商理念不同,归国创业总有些水土不服。
嘉善耐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章利球就是最早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的归国留学人才之一,但合作也并不是一蹴而就。“当时双方也进行了来来回回的沟通与协调,他们也看到了我们的真诚,考虑到多方面优势与共同的发展目标,最终顺利入驻归谷。”虽有过踌躇,但踏入归谷也迈向了共同的未来,耐博也在不断创新和迭代中坚守智能设备行业前沿地位。
2011年,“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完成奠基;2013年5月18日,中国的“硅谷”——“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正式开园,向大众揭开了神秘面纱。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老旧村级工业园“摇身一变”,成为罗星街道革故鼎新的关键“发力点”,也是嘉善县“腾笼换鸟”的一个典型,一座以“孵化—转化—产业化”为链条的高科技园区傲然屹立。
「引凤」
挥舞人才大旗激发科技新动力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引进大量科技人才,用高端技术不断提升着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的产业格局和发展底气。
拿起一块如火柴盒大小的方块芯片,它其中可能蕴藏着足以让一家企业无可替代的“科技秘密”。在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一台小小的仪器通过这个芯片可将一滴水大小的细胞样本,迅速分离成1000万个“油包水”液滴,而完成这1000万个样本细胞液滴的筛查和优选只需一天不到。
“我们向全球生物制药工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法:将原本耗时数月的传统抗体筛选方法缩短至一天内完成,并且抗体质量更好。”达普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许潇楠博士自信地说,“公司这整套系统的成本,仅仅是进口设备的1/10,是一项颠覆行业的技术,甚至领跑全球。”许潇楠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18年他带领一批港科实验室的成员在嘉善建立达普生物,以微流控技术领跑生物医疗领域专业赛道,而在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度“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上他也榜上有名。
科研技术是核心,再往前一步,人才则是关键。归谷始终挥舞人才大旗,助力企业建立智囊团,归谷的“同龄战友”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便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我们不搞人海战术,20个硕士抵不了1个博士,能做成事的人才是成功的基础。”景焱相关负责人刘强介绍道,这个并不算庞大的团队中,景焱成功培育了2个省级高端人才,引进了4个博士、32个硕士,他们拥有世界前沿的技术成果,世界领先的公司经验,他们共同作战,合体组成一个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六边形战士”。
除了景焱,归谷引育了包括赋同科技、力通科技等企业在内的140余个高科技项目,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70%以上;同时,归谷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孵化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归谷已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1家。在人才大旗的挥舞下,归谷始终占领科技高地,也不断增加产业厚度,真正激发出发展新动力。
「筑巢」
“生态+营商”双环境营造“新磁场”
与其说归谷是一个高科技园区,它更像是一座“河网密布”的大园林,又像一个乌托邦似的圆梦工场,园区因它“低碳、高智、江南”的特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走进园区,可以看到树木、花草、湖泊错落有致地排布着,与一旁的现代式办公建筑交相辉映,尽管还有一些小楼散落其中,却半点没有工业园区的样子,反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园区建设时,政府特意投资3.6亿元全面改造路网、水域,建造世纪大道入口公园等主题公园,营造了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空间。”归谷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商加益一边指向沿湖的绿化带,一边介绍道,“创建期内,我们共接待了游客近百万人次,全域打造文旅融合、智慧生活的3A级旅游景区。”
近几年,归谷继续扩大生态环境改造版图,对城西“低散乱污”的工业区进行“工改工”的改造计划,建设“云医谷”以容纳更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领域的企业入驻。“目前,‘云医谷’的一期、二期已经建成,12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已经投入,三期的32万平方米的厂房也正在建设中,‘筑巢’等凤来。”归谷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强介绍道。
若生态环境指向的是这个“巢”美不美观,那营商环境就代表这个“巢”舒不舒适。
“精准服务”是归谷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针。为了给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搭建招贤纳才工作平台,并配套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浙江省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等“零距离”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7年7月17日,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设立全省首家创新医疗器械服务点,负责园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申请涉及的受理、检验、审评、认证、审批等联络工作。
“作为一家口腔种植体企业,获取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归谷设立的创新医疗器械服务点为我们的申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瑞奇医疗创始人方明回望与归谷共同走过的十年感慨道,而就在去年他们也终于成功拿下了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创新医疗器械服务点成立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园区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已经集聚健康医疗类企业51家,取得各类产品注册证及备案证189个。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体外诊断、植介入器材、医疗设备类、齿科为特色的医疗器械细分产业集群,也成为归谷在医疗器械企业招引的一个新的人才吸引力。
通过联盟打造、产业对接、文化交流、人才引进等手段的叠加复合,放大综合效应,真正打造出人才吸引的“新磁场”。
「栖息」
四通八达的“生活圈”创建新社区
筑巢引凤还需乘上一阵风,而吹向归谷的风能从四面八方而来。
交通是连接区位优势的重要一环,归谷在选址和周边道路公交设计方面也精心规划,其中两个“515”最能证明其便利之处。
从归谷出发,只需驾车5分钟便能从罗星高速出口上G1521高速,只需15分钟便能到达嘉善南站坐上沪杭高铁,这是第一个“515”。而在不久的将来,沪嘉城际轨道将在归谷“家门口”设立“归谷站”,同时通苏嘉甬高铁也将在嘉善北站落成时顺利联通。这意味着,“归谷人”5分钟便能坐上轻轨,15分钟又能搭乘高铁连接上海与宁波,这便是规划中的第二个“515”。
四通八达的“生活圈”也不仅仅限定在出行方式上,园区配套设施也为新时代生活方式增加一份舒适。
自开园以来,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就致力于打造品质新社区,累计投入8亿元,高标准打造了小镇客厅、邻里中心、社区中心、路演中心、人才公寓、生活广场等商业、文体、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核心区全域实现公共WiFi和5G全覆盖,提升园区人流承载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嘉善县罗星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包瑜健说。
在今年的3月31日,归谷人才公寓也正式启用。这个位于归谷物联网产业园内的公寓,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拥有单人间、一室两厅套房多种户型,最大化满足园区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同时,房间内配置了品牌家具家电,人才拎包即可入住。
走出家门,公寓内还有会议室、健身房、阅读区、休闲区、会客区、共享厨房等多样活动空间,为入住人才营造浓厚的社群共享文化氛围。“此外,公寓还提供CCB建融家园系统平台、专属管家、公寓物业、智能设备、社区活动‘五位一体’的品质服务,让人才住得安心和舒心。”包瑜健介绍道。
归谷人才公寓的启用是归谷加快打造人才安居工程升级版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为嘉善、为归谷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针对人才各项需求,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做到宾至如‘归’。”嘉善县罗星街道党委书记、县归谷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巍巍表示。
在这个“美而精”的“生活圈”里,人才汇聚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归谷的现代新社区。归谷细细打理着园区的一切,希望能用旺盛的科技新动力,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让在园区工作、生活的人,拥有能承载起更多梦想的美好生活。
编辑:王忱
责编:张芬娟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