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一度】嘉兴这个小村何以吸引众多名人前来?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茜 通讯员 陆凛
2023-05-31 06:004.5万阅读
微信截图_20230530133527.png
微信截图_20230530133551.png

  当一群人聚在一起,干些有意思的事,会发生什么?

  嘉兴海宁许村镇北部的一个小村落——科同,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有意思的答案:

  自集聚中国故事名家“脑力”在《山海经》杂志“上线”科同故事后,小村又开启了“爱上科同”全国乡村故事会。

科同桥2.jpg

  这个春天,一众明星大咖也来为科同吆喝,“大家好,我是演员林妙可,欢迎来科同参加‘光影故事杯’第二届浙江少儿红色故事会”“在历史中行走,传承中华文明。我是居文沛,欢迎你来科同讲故事”……

  而在初夏,第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准时登场。冯巩、冯小刚、潘长江、张国立、陶虹等纷纷视频来贺,牛犇、郭凯敏、巩汉林、候天来等在现场和村民同看文化节晚会,张一山、蒋梦婕还当起了村里的形象大使。

  中国故事名家齐聚采风,电影艺术家为它频频而来,知名电影人自发为它“站台”……一手光影,一手故事,小小村落为啥有这样的大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530190302.jpg

微信截图_20230530133606.png

  一手光影:光影起始路,其实,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怀旧,对乡野的渴望,一群怀旧的人,一起干怀旧的事。清风夏夜,露天剧场,人山人海,这是几代人对乡村电影的美好回忆。新时期,让大荧幕回归乡野自然,让艺术家走进人群,是我们在尝试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图片_20230524111523.jpg

  到今年7月,科同村党委书记郭利忠在村里就干足三十年了。说到科同村和“光影”的结缘,郭利忠的思绪总会被拉回儿时那段看露天电影的场景中。

  那是上世纪80年代,郭利忠才小学三年级。当时,村里放露天电影是新潮事,他至今记得,拉着爷爷的手,走过那段泥泞之路后,在村里露天电影放映点上看到的场面,“那时正在放映《新兵马强》,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炊事员的故事,大家把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挤在最后面,小小的郭利忠看不清楚怎么办,爷爷便让他趴在自己肩头。人声嘈杂,光影闪烁,郭利忠看得津津有味,他还注意到,荧幕前有人在手摇一个转轮。爷爷说,那是放映员徐九斤叔叔,他来了,村里准有好事。“徐叔叔来了,有好事。”郭利忠默默念着。此后,这句话也被无数次印证着。因为徐叔叔来了,村里人的光影快乐就来了!

  提起徐九斤,在许村镇当地,还真是家喻户晓的人。41年,放映电影3万多场次,行程40多万公里,他的脚力绕地球都有10圈了。

微信图片_20230524111541.jpg

  从青涩小伙到精干大叔,徐九斤经历了农村电影的盛世,也感受过时代变迁中的那份落寞,但他始终没有停下农村电影放映的脚步。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有电视,农村露天电影看得人不多,周边农村电影放映员都转行了,徐九斤依旧坚守着,“最难的那段时间,我去做过三年生意,可得空,就跑出去放露天电影。”徐九斤说,由于看的人少,每放一场,基本是赔钱的,但他就是舍不得放弃。

  后来,国家对农村电影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形势稍微好些,徐九斤索性把家里生意放掉,又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农村电影放映中。为了丰富片源,徐九斤到处跑,不光和周边放映员交换电影拷贝来放,还跑到北京、上海等地的电影公司购买最新的电影拷贝。2014年,徐九斤个人出资500多万元,兴建民间电影珍藏馆——九斤电影珍藏馆。

微信图片_20230524111553.jpg

  因为“爱得深沉”,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也获得了中央有关部门、国内影视界的关注,相继获评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先进人物、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成为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华表奖颁奖典礼、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的座上宾,还加入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

  2019年,彼时已任科同村党委书记的郭利忠和徐九斤、以及一位媒体人在老村部的小会议室里聊上了。“九斤,我们这边是余杭、海宁、桐乡交接处,大家都有看露天电影的习惯,我们看看是否搞个热闹的活动,你来帮出个主意。”郭利忠最初的出发点其实挺简单,就想活跃下村里文化氛围。

  徐九斤也不含糊,“叫我就是信任我”,他索性打电话去咨询电影艺术界的朋友。南京艺术学院时任院长建议,可以办场农村电影节。热心的影视演员郭凯敏建议,以“我和大家一起看电影”为主题,喊些朋友来和村民互动……

微信图片_20230529101603.jpg

  一来一去间,他们畅想的小活动也盛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20年9月25日,一大波明星聚到科同村,参加以徐九斤名字命名的“2020科同之夜•首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主演电影《庐山恋》成名的郭凯敏来了,国家一级演员岳红来了,《遵义会议》饰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来了……小乡村沸腾了,这些人不是政府请来的,可都是九斤叔给大家“喊”来的。

  国家一级导演、资深电影监制江平更是动情地直言,如今,能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一个乡村让电影工作者聚在一起,充分感受“我和大家一起看电影”的那种惬意,真正感受电影在人民心中的位置,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要向徐九斤致敬。

微信图片_20230529101450.jpg

  第二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依旧人山人海,知名电影人王思懿、茹萍、王伍福等来了,吴京、黄晓明、唐国强、佟大为等纷纷视频来贺。去年,虽然因疫情没有办起这个节,郭凯敏仍然来村里待了一周,走村入户,和村民一起看露天电影,体验乡村生活,为拍摄搜集素材。

  每年不办上一次乡村电影节,那就不叫科同!今年,家纺协会的乡贤们还是爽快的有人出人、有钱出钱,鼎立支持。看着第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如期登场,看着夏夜里人山人海的观影盛景再现,郭利忠和徐九斤会心一笑。从寂寂无名的小村成为大家眼中的“宝藏村落”,他们知道,自己只是帮搭了一个台。之后,他们还想合力推出贯穿全年的精品老电影展播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乡村露天电影的魅力。

  艺术来源生活点滴,乡村需要艺术加持,有些事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的的确确正在发生、正在破局。

微信图片_20230530081409.jpg

  一手故事:关于科同的民间故事很多,我们只是做了有心人,把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起来,在更大平台上传播。无论是故事名家,还是我们普通村民,一群爱故事的人,一起去听故事、写故事、传播故事,是很有意思的。这既可以让外界更好了解科同,也可以让我们村民更加有文化自信。

  今年第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上,科同村又喊出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要“打造浙江首个故事村”,经有关部门授权,科同村成为首个“浙江省民间故事实践创作基地”。

  这绝不是小村一时兴起的奇思妙想。

  科同自古地理位置优越,清朝年间位于德清府、杭州府和嘉兴府三府交界处,素有“三府一日游,跨越杭嘉湖”之称。而据《海宁州志稿·都庄》载,旧为“低湿旷野”的科同,物产丰富,水运昌盛,后期逐步形成集市和码头,曾有“小香港”的美称。

  临水古宅,青石小巷,吴侬软语,总能把时光拉长,把生动的故事演绎。几经历史沉浮,科同村热闹淡去,然而关于科同的种种传说,却流传了下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中不断传递。

科同桥1.png

  美妙的化学反应,往往始于最不起眼的细微之举。

  郭利忠依旧清晰地记得,那是2017年的一天,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有关专家在海宁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有关人员陪同下来海宁走访。来到科同村,走在改建后的科同老街上,专家们被白墙青瓦、清流绕房的场景吸引,随口问起当地是否有好故事。郭利忠脑子转得快,把当地老人口中常提到的《一粒谷救了一村人》《科同桥的传说》等故事介绍了下,引发了专家们的兴趣。

  此后,《山海经》杂志社专门来到科同村举办中国故事名家采风活动,并精心推出了包含新故事、民间故事、乡贤典型、红色故事等的《山海经·科同故事集》。《科同的前世今生》讲述的是科同村名字由来的故事;《优势在民间》讲述的是科同特色小吃云片糕制作人的故事;《弃笔从戎的革命先驱——章元钧》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科同村里走出来的传奇人物;《苦水泡大的殷春祥》讲述的是科同村乡贤殷春祥致富不忘家乡人的故事……

32049e43818082b26dacf962db19064.jpg

  抓住机缘,村里还聘请了《山海经》杂志社副社长潘晓炜为科同村“艺术村长”。听村里老人讲,科同还有好多好故事,潘晓炜以科同为原点,策划起了全国乡村故事会;听村干部说,村里孩子喜欢听故事,潘晓炜带着精心准备的故事课程,在村里开设“暑期故事课堂”。

  乡村故事大多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如何才能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更大的教育引导作用?如今,科同村人已经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不光要借助故事名家、影视名家的力量,也要始终抓牢身边的力量。”

730eec950d9d0b54c297b9492a3d09c.jpg

  最近,科通村文化中心内不时传出笑声,原来是潘晓炜在为村里新成立的故事队成员讲故事、做培训。这支由当地中小学老师、退休教师、故事爱好者、学生等组成的队伍,将聚焦“小人物有大爱”,通过故事创作、讲述、表演等多种方式,把身边的正能量传播给更多人。

  “我们还计划在民情茶室等村民集聚的地方推出方言版的故事早茶会,请村民自导自演反诈故事、清廉故事,定期拍摄乡村治理中的花絮小故事……”在郭利忠的工作单上,科同村人需要齐心协力的事情还有很多。

微信截图_20230530133657.png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活力之源。

  科同自古光影闪耀、文脉深远,是一个有故事的村落。守护和发扬优秀文化的火种,科同人不含糊。用光影故事聚焦各界目光,让文化滋养新时代的村落发展,打造精神共富的家园,科同在尝试,也迈出了诸多有力的步伐。每年举办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推出乡村故事会、邀请名家挖掘和讲述科同故事、开设文艺讲堂让村民自发参与到地方文化挖掘和保护中……

全景图.jpg

  文化反哺下的小村,人心变得更齐了,村落变得更美了。在科同,村民们会热心地为游客带路,村民们也会主动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如果你感兴趣科同的过去,村民们还非常乐于和你唠嗑下这里的前世今生故事。因为他们知道,镁光灯下的科同和过去不一样了,但还是那个他们的美好家园,需要他们的倾力守护和付出。

  不妨,择一日,随清风而来,携夕阳而去,打卡一下浙北这个有意思的小村。



编辑:沈真真
责编:张芬娟


评论·451
135***813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6月1日
✌️
922鸽子ヾ
1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6月1日
136***719
1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6月1日
小村故事多
读友_3NKG92
1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6月1日
赞👍
135***576
1
来自浙江嘉兴2023年6月1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