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
这些天,最令国人感到振奋的消息,除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还有国产大客机C919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继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交付的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圆满完成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后,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从此,浩瀚的蓝天除了“A”(空客)和“B”(波音),也终于有了“C”(中国商飞)的身影。
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的“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但你是否知道,C919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的背后,来自嘉兴海宁的一家企业功不可没。
曾为C919型号飞机
提供500多个机翼连接结构件
5月28日12时31分,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消息一传出,海宁红狮宝盛科技有限公司便一片沸腾。因为早在2017年,这家公司就为试验验证阶段的C919型号飞机,提供了500多个机翼连接结构件。
坐落于嘉兴海宁经济开发区的海宁红狮宝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精密钣金件生产、航空部件制造及电子部件组装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早在C919型号飞机的试验验证阶段,有许多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都想为其生产并提供零部件,海宁红狮宝盛科技经过一番努力,承接了其中的机翼连接结构件。
“整个飞机的机翼撑起来,需要很多的骨架,而连接这些骨架的就是我们生产的连接件,这相当于人体的关节,至关重要。”据海宁红狮宝盛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C919订单中有500多种零件,大规格直径七八百毫米,小规格的只有小指甲盖那么大,精细度更是精确到微米。为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任务,这家公司自2015年3月从中国商飞接到订单起,便成立了一支60多人的生产研发团队,一心扑上“火线”。
据了解,因为中国商飞事先就定好了每一种零件需要出厂的时间,红狮宝盛只能把整个生产计划倒过来,什么最急的先生产什么,“C919型号飞机造零件的整个工期非常紧张,精细到每个小时该干什么,该完成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安排。”当时,车间最忙碌的时候24小时连轴转,工人们三班倒,连体重180斤的“大块头”也瘦了好几斤,最终确保了所承接的C919型号飞机零部件的所有订单圆满如期交付,为后来的C919首飞成功和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做出了贡献。
参与C919配件研制
练就“绝活”成为“首席工匠”
海宁红狮宝盛科技积极参与C919配件研制,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倾注心血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提升、管理提升和质量提升,促进了企业的人才培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海宁红狮宝盛科技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王瑞就从中练就一身“绝活”,现已成长为航天航空领域海宁首席工匠。
2008年,从华北工学院毕业10年,先后从事过工艺编制、项目管理等工作的王瑞进入红狮宝盛科技,开启了在航空零部件制造工艺开发领域的“新地图”。靠着前沿的目光和踏实肯干的精气神,他助力企业通过Nadcap认证,获得6项航空特种工艺认证,成立王瑞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企业自主培养人才梯队,为航天航空领域技术研发持续赋能。
王瑞怀揣匠心、投身专业领域后,红狮宝盛接到了一个机载蒸汽烤箱的订单,其中有一道工序是难度很大的薄板密闭环焊,需要机器人半自动焊接和手工焊接配合完成。“前期的进展比较顺利,我带团队制定了专项工艺、设计了专用焊接工装,最后由团队手艺最好的技师焊接完成了10个烤箱样品,邀请客户来验收,却发现超重达15-20克。”王瑞说,轻量化一直是航空领域重点关注的重要技术,对于追求轻质和减重方面可以说是“克计较”。在这之后,他带领团队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逐一进行评估,找到问题症结,并经近一个月夜以继日的磨砺,最终通过了样品验收,实现了每年5000万元的销售。
近年来,王瑞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有12项专利,其主持设计的产品“飞机驾驶舱EFB(电子飞行包)支架”击败了国外竞争对手,成为东方航空公司独家供货商,取得了民航局方的适航批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助力东航成国内首家获准驾驶舱使用1级EFB的航企,首家全机队“无纸化驾驶舱”航企。“未来,在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制造中,我们会继续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我们一定会在中国民航发展过程中留下一笔!”现已获评“浙江工匠”“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嘉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嘉兴巧匠”“海宁首席工匠”的王瑞信心满满地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夏志梅
责编:黄烨
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