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余华游海盐|在沈荡,遇见余华老师笔下的胜利饭店
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陶玮 摄影记者 陈洲
2023-02-18 07:002.5万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余华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这个家就是海盐。去年6月,海盐正式发布了《余华文学地图·沈荡篇》。浙江师范大学余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周伟达从余华的作品中整理出了齐家、半路、新丰等沈荡痕迹。然而,作为海盐文化大使,余华之于海盐早已不仅停留在文学,或局限于沈荡。

  春和景明,“读嘉”推出融媒体栏目《跟着余华游海盐》,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海盐样板”,来一次追随余华的旅行。

自宋坡西路朝北,经过港南西路,绕到工农桥,就到了胜利饭店。2014年,由余华儿子余海果担任导演,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许三观卖血记》拍摄时搭建的胜利饭店实景就是这里。

很早就读过了《许三观卖血记》,书中写道:“他们来到了那家名叫胜利的饭店,饭店是在一座石桥的桥堍,它的屋顶还没有桥高,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在屋檐前伸出来像是脸上的眉毛。饭店看上去没有门,门和窗连成一片,中间只是隔了两根木条,许三观他们就是从旁边应该是窗户的地方走了进去,他们坐在了靠窗的桌子前,窗外是那条穿过城镇的小河,河面上漂过去几片青菜叶子。”

2022年12月,重新装修后的胜利饭店正式对外亮相。

从工农桥北堍走下,一株高大挺拔的百岁香樟,枝叶舒展,阳光从细密的缝隙间落下,照在胜利饭店做旧的金字招牌上。推开深棕色的木门,浓浓怀旧风扑面而来。十多张原木方桌有序排布,随意找一张坐下,抬头就能看到南窗外流淌了千百年的贲湖,水光盈盈,和着周边的清丽景色,低吟浅唱。

胜利饭店真实还原了书中场景,重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饮食风貌,勾起人们当年“下馆子”的记忆。瞬时一席难求,跻身新网红。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每次卖完血,许三观都会去那家名叫胜利的饭店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许三观卖血记》中,对这个细节有多次描写。胜利饭店也由此推出卤猪肝、炒猪肝、麻椒猪肝等主打菜。如今,“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成为食客们的标配。

因为余华的缘故,胜利饭店更有了不一样的意涵。

2022年11月6日,余华来到沈荡,走进了胜利饭店。他在中间的一张方桌旁坐下,随后,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上桌,黄酒还温了温。余华细细品尝后,写下了“都好吃!”

胜利饭店所在的贲湖老街,对于沈荡这座老镇来说,是一个家族中长辈般的存在。“东市有木行,中市有钱庄,两头有酱园,东西两爿当,还有三十六爿稻米行。”这里见证了老镇沈荡绵延不绝的文脉与发展。

春天就在眼前,不妨去贲湖老街走走,到胜利饭店,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

    编辑:谭心仪

    责编:李舟英

我说两句…
65